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商业银行金融扶贫基础理论 | 第14-20页 |
2.1 信贷风险理论 | 第14-15页 |
2.1.1 信贷风险理论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2 金融扶贫中的信贷风险 | 第14-15页 |
2.1.3 农村信贷风险防控 | 第15页 |
2.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5-17页 |
2.2.1 交易费用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2.2 金融扶贫中的交易费用 | 第15-16页 |
2.2.3 交易费用导致金融扶贫边际绩效递减效应 | 第16-17页 |
2.3 商业银行金融扶贫本质 | 第17-20页 |
2.3.1 金融扶贫的目标 | 第17页 |
2.3.2 金融扶贫的内涵 | 第17-18页 |
2.3.3 金融扶贫相关要素 | 第18-19页 |
2.3.4 商业银行的扶贫边界 | 第19-20页 |
3 阿坝州商业银行金融扶贫现状及问题 | 第20-29页 |
3.1 阿坝州金融扶贫体系建设情况 | 第20-22页 |
3.1.1 构建政府主导金融扶贫模式 | 第20-21页 |
3.1.2 加强商业银行窗口指导 | 第21-22页 |
3.1.3 明确金融扶贫载体 | 第22页 |
3.2 商业银行支持扶贫攻坚主要做法 | 第22-24页 |
3.2.1 阿坝州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2 州农村信用社主要做法 | 第22-23页 |
3.2.3 州农业银行主要做法 | 第23-24页 |
3.2.4 州建设银行主要做法 | 第24页 |
3.2.5 州工商银行主要做法 | 第24页 |
3.3 金融扶贫政策性贷款操作流程 | 第24-25页 |
3.3.1 扶贫再贷款操作流程 | 第24-25页 |
3.3.2 阿坝州扶贫小额贷款操作流程 | 第25页 |
3.4 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问题 | 第25-29页 |
3.4.1 金融服务成本高 | 第25-27页 |
3.4.2 信贷业务风险大 | 第27-28页 |
3.4.3 商业银行积极性不足 | 第28-29页 |
4 阿坝州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4.1 宏观层面——金融扶贫政策不健全 | 第29-30页 |
4.1.1 货币政策缺乏有效实施途径 | 第29页 |
4.1.2 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增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 第29-30页 |
4.2 中观层面——金融扶贫市场环境欠佳 | 第30-31页 |
4.2.1 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 第30页 |
4.2.2 各界对金融扶贫认识不足 | 第30-31页 |
4.2.3 基础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1页 |
4.3 微观层面——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与扶贫需求错配 | 第31-34页 |
4.3.1 国有银行信贷政策与州情不匹配 | 第31-32页 |
4.3.2 商业银行与扶贫关联方配合不够 | 第32页 |
4.3.3 商业银行对金融扶贫认识存在偏差 | 第32-33页 |
4.3.4 缺乏专业化金融扶贫人才队伍与人员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5 国内外商业银行金融扶贫案例分析 | 第34-40页 |
5.1 有可比性的国外商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 | 第34-36页 |
5.1.1 印尼BRI-UD农村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 第34-35页 |
5.1.2 印度工业投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5.2 国内同类地区金融脱贫模式研究 | 第36-37页 |
5.2.1 宁夏扶贫资金互助社“捆绑贷款”案例分析 | 第36页 |
5.2.2 贵州省信用联社“特惠贷”案例分析 | 第36-37页 |
5.3 国内外商业银行扶贫模式的启示 | 第37-40页 |
5.3.1 根据客户特点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 | 第38页 |
5.3.2 根据金融环境针对性的建立信贷风险防控机制 | 第38页 |
5.3.3 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能促进扶贫信贷业务发展 | 第38-39页 |
5.3.4 政府参与对增强商业银行扶贫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 第39-40页 |
6 阿坝州金融扶贫改进思路 | 第40-49页 |
6.1 加强金融创新提升银行效益 | 第40-42页 |
6.1.1 紧贴客户需求创新金融服务 | 第40-41页 |
6.1.2 针对地区资源要素禀赋创新金融产品 | 第41页 |
6.1.3 立足风险防控创新合作模式 | 第41-42页 |
6.2 内外联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 第42-45页 |
6.2.1 完善银行内部风险防控体系 | 第42-43页 |
6.2.2 培养扶贫信贷专业队伍 | 第43-44页 |
6.2.3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 第44页 |
6.2.4 加强金融知识宣传 | 第44-45页 |
6.3 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导向 | 第45页 |
6.3.1 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 | 第45页 |
6.3.2 优化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 第45页 |
6.4 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6.4.1 健全政府主导金融扶贫和监管模式 | 第45-46页 |
6.4.2 运用财政政策降低商业银行扶贫成本和风险 | 第46-47页 |
6.4.3 推动形成多方参与的金融扶贫体系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