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菊头蝠冬眠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1.1 马铁菊头蝠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 第7-8页 |
1.1.1 马铁菊头蝠的分类和分布 | 第7页 |
1.1.2 马铁菊头蝠的形态学特征 | 第7-8页 |
1.2 马铁菊头蝠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9-13页 |
1.3.1 形态标记 | 第9页 |
1.3.2 细胞标记 | 第9-10页 |
1.3.3 生化标记 | 第10页 |
1.3.4 分子标记 | 第10-13页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5页 |
2.1 研究区域及实验点概况 | 第14-15页 |
2.2 材料 | 第15-17页 |
2.2.1 样品 | 第15页 |
2.2.2 药品与检测 | 第15-16页 |
2.2.3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4页 |
2.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7-18页 |
2.3.2 DNA 样品的检测 | 第18页 |
2.3.3 PCR 扩增 | 第18-24页 |
2.3.4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4页 |
2.4 RAPD 反应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 第24-25页 |
2.4.1 图谱记录 | 第24页 |
2.4.2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5-31页 |
3.1 马铁菊头蝠基因组 DNA 的提取结果 | 第25页 |
3.2 最佳反应体系的筛选建立结果 | 第25-26页 |
3.3 随机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26-27页 |
3.4 随机引物对冬眠群体的 RAPD 扩增结果 | 第27-29页 |
3.5 随机引物扩增谱带的多态性比率 | 第29-30页 |
3.6 个体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指数 | 第30页 |
3.7 马铁菊头蝠冬眠群体的聚类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1-34页 |
4.1 马铁菊头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 第31-32页 |
4.2 Hard-Weinberg 平衡 | 第32-33页 |
4.3 马铁菊头蝠两个冬眠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 第33页 |
4.4 建议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