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储蓄性养老保险及其税收政策概述 | 第20-27页 |
2.1 储蓄性养老保险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1.1 养老保险 | 第20页 |
2.1.2 储蓄性养老保险 | 第20-21页 |
2.1.3 储蓄性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2 税收政策对储蓄性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机制 | 第22-24页 |
2.2.1 收入效应 | 第22-23页 |
2.2.2 替代效应 | 第23-24页 |
2.3 储蓄性养老保险EET模式分析 | 第24-27页 |
2.3.1 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税收模式 | 第24-25页 |
2.3.2 储蓄性养老保险的EET模式效应分析 | 第25-26页 |
2.3.3 储蓄性养老保险的EET模式选择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现状与问题 | 第27-31页 |
3.1 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现状 | 第27-28页 |
3.1.1 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现行税收政策 | 第27页 |
3.1.2 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试点情况 | 第27-28页 |
3.2 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TEE模式不合理 | 第28-29页 |
3.2.2 税收优惠力度较小 | 第29页 |
3.2.3 税收制度不完善 | 第29页 |
3.2.4 征税过程推进难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4.1 实证设计 | 第31-33页 |
4.1.1 基本假定 | 第31-32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1.3 变量选择 | 第32-33页 |
4.2 EET模式的保险精算模型确定 | 第33-35页 |
4.2.1 保险金积累额 | 第33-34页 |
4.2.2 保险金给付额 | 第34页 |
4.2.3 养老保险替代率 | 第34-35页 |
4.3 EET模式的实证模拟 | 第35-37页 |
4.3.1 实际替代率测算 | 第35-36页 |
4.3.2 目标替代率测算 | 第36-37页 |
4.4 实证结论分析 | 第37-39页 |
4.4.1 EET模式可明显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 | 第37页 |
4.4.2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可显著提高养老保险替代率 | 第37页 |
4.4.3 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政府承受能力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9-45页 |
5.1 国外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 | 第39-42页 |
5.1.1 美国的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 | 第39-40页 |
5.1.2 英国的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 | 第40页 |
5.1.3 日本的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 | 第40-41页 |
5.1.4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政策 | 第41-42页 |
5.2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2-45页 |
5.2.1 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优惠具有必然性 | 第42页 |
5.2.2 税收政策制定应因地制宜 | 第42-43页 |
5.2.3 EET模式有利于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 | 第43-44页 |
5.2.4 完善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储蓄性养老保险落地实施 | 第44-45页 |
第六章 促进我国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第45-52页 |
6.1 推进EET税收递延模式 | 第45-46页 |
6.1.1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 | 第45页 |
6.1.2 采取EET模式 | 第45-46页 |
6.2 设计合理的税收优惠力度 | 第46-49页 |
6.2.1 税收优惠力度估算 | 第46-48页 |
6.2.2 对税收优惠力度设高限 | 第48-49页 |
6.2.3 调整税率水平 | 第49页 |
6.3 完善税收政策机制 | 第49-50页 |
6.3.1 完善个人账户 | 第49-50页 |
6.3.2 强化监督管理 | 第50页 |
6.4 配套措施建设 | 第50-52页 |
6.4.1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0-51页 |
6.4.2 加大宣传提高居民意识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1、结论 | 第52页 |
2、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