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特累克及其招贴艺术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8页 |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8-10页 |
| 一、劳特累克招贴艺术 | 第10-22页 |
| (一) 招贴概况及构成要素 | 第10-12页 |
| (二) 劳特累克招贴风格探析 | 第12-16页 |
| 1、运用简练、概括、平面化的因素 | 第12-13页 |
| 2、昭示了招贴画中绘画因素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 3、吸收日本传统绘画的造型元素特点 | 第14-16页 |
| (三) 劳特累克招贴设计中的绘画性 | 第16-22页 |
| 1、招贴设计中的绘画性 | 第16-18页 |
| 2、劳特累克招贴设计中的绘画性 | 第18-22页 |
| 二、劳特累克艺术生平及绘画特点 | 第22-43页 |
| (一) 劳特累克其人 | 第22-25页 |
| (二) 艺术交游 | 第25-36页 |
| 1、"疯子"凡高 | 第25-28页 |
| 2、德加的天才追随者 | 第28-31页 |
| 3、杜米埃的继承人 | 第31-32页 |
| 4、现代招贴之父朱利斯·谢雷特 | 第32-34页 |
| 5、皮埃尔·博纳尔 | 第34-35页 |
| 6、招贴人物阿方斯·穆哈 | 第35-36页 |
| (三) 浮世绘对劳特累克招贴画的影响 | 第36-39页 |
| (四) 绘画特点 | 第39-43页 |
| 三、艺术成就及影响 | 第43-48页 |
| (一) 劳特累克招贴成就 | 第43-44页 |
| (二) 绘画成就 | 第44-45页 |
| (三) 艺术影响 | 第45-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