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裂缝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路面裂缝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1.3.1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文章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路面裂缝的检测机理 | 第16-22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路面裂缝形成原因 | 第16-18页 |
2.2.1 路面破损情况分类 | 第16页 |
2.2.2 路面裂缝破损类型 | 第16-18页 |
2.3 路面裂缝破损评价标准 | 第18-20页 |
2.4 路面自动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路面裂缝图像处理过程 | 第22-40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路面裂缝图像增强处理 | 第22-27页 |
3.2.1 基于模糊理论改进算法 | 第22-24页 |
3.2.2 改进的直方图均衡算法 | 第24-25页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3.3 路面裂缝图像边缘检测 | 第27-39页 |
3.3.1 8 方向sobel算法 | 第27-28页 |
3.3.2 基于小波变换改进算法 | 第28-31页 |
3.3.3 改进的Laplacian算法 | 第31-33页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3.3.5 算法性能比较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路面裂缝图像的边缘连接 | 第40-46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裂缝连接算法 | 第40-45页 |
4.2.1 局部连接法 | 第40-41页 |
4.2.2 启发式搜索连接法 | 第41页 |
4.2.3 曲线拟合连接法 | 第41页 |
4.2.4 数学形态学连接法 | 第41-42页 |
4.2.5 基于canny的改进连接法 | 第42-44页 |
4.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页 |
4.2.7 算法性能比较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路面裂缝特征提取与识别 | 第46-51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基于投影的特征提取与识别 | 第46-48页 |
5.3 基于破损密度因子的路面破损特征提取与识别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