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智能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2.1 酶响应性嵌段共聚物 | 第13-14页 |
1.2.2 还原响应性嵌段共聚物 | 第14-15页 |
1.2.3 氧化还原响应性嵌段共聚物 | 第15-17页 |
1.2.4 pH响应性嵌段共聚物 | 第17-18页 |
1.2.5 温敏性嵌段共聚物 | 第18-20页 |
1.3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1 pH调节组装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 第20-21页 |
1.3.2 温度调节组装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 第21-22页 |
1.4 本学位论文选题指导思想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牙刷形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两阶段转变行为研究 | 第27-47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2.1 原料 | 第28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2.3 聚合物P(OEGMA300)_(17)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4 聚合物P(NIPAAm)_(133)-b-P(OEGMA300)_(17) 的制备 | 第29页 |
2.2.5 聚合物P(OEGMA480)_9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6 聚合物P(NIPAAm)_(133)-b-P(OEGMA480)_9 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7 聚合物P(HPMA)_(31)的制备 | 第31页 |
2.2.8 聚合物P(NIPAAm)_(129)-b-P(HPMA)_(31) 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9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2-33页 |
2.2.10 聚合物的分子量测定 | 第33页 |
2.2.11 聚合物的相转变行为研究 | 第33页 |
2.2.12 聚合物的组装行为研究 | 第33-34页 |
2.2.12.1 动态光散射测定聚合物的粒径 | 第33页 |
2.2.12.2 聚合物组装体的形貌表征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2.3.1 P(NIPAAm)_(133)-b-P(OEGMA300)_(17) 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36页 |
2.3.2 P(NIPAAm)_(133)-b-P(OEGMA300)_(17) 的相转变行为及粒径变化 | 第36-38页 |
2.3.3 P(NIPAAm)_(133)-b-P(OEGMA300)_(17) 的形貌观察 | 第38-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对比研究两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前药以考察药物负载位点对其药物递送效率的影响 | 第47-69页 |
3.1 前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4页 |
3.2.1 原料 | 第48-49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49页 |
3.2.3 聚合物P(HPMA)的制备 | 第49页 |
3.2.4 聚合物P(HPMA) -b-P(NIPAAm-st-EGMA)的制备 | 第49-50页 |
3.2.5 聚合物P(HPMA-st-EGMA)的制备 | 第50页 |
3.2.6 聚合物P(HPMA-st-EGMA)-b-P(NIPAAm)的制备 | 第50-51页 |
3.2.7 聚合物P(HPMA)-b-P(NIPPAm-st-(EGMA-hydrazide))的制备 | 第51页 |
3.2.8 聚合物前药P(HPMA)-b-P(NIPAAm-st-(EGMA-DOX))的制备 | 第51页 |
3.2.9 聚合物P(HPMA-st-(EGMA-hydrazide))-b-P(NIPPAm)的制备 | 第51页 |
3.2.10 聚合物前药P(HPMA-st-(EGMA-DOX))-b-P(NIPAAm)的制备 | 第51页 |
3.2.11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51-52页 |
3.2.12 聚合物的分子量测定 | 第52页 |
3.2.13 聚合物的组装行为研究 | 第52页 |
3.2.13.1 动态光散射测定聚合物前药的粒径 | 第52页 |
3.2.13.2 透射电镜(TEM)测定聚合物前药的形貌 | 第52页 |
3.2.1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聚合物前药的药物负载位点 | 第52页 |
3.2.14 聚合物前药胶束的Zeta电位的测定 | 第52-53页 |
3.2.15 聚合物前药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第53页 |
3.2.16 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 | 第53页 |
3.2.17 聚合物前药的细胞内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第53页 |
3.2.18 溶血行为研究 | 第53-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6页 |
3.3.1 温敏性DHBCs前药的制备 | 第54-58页 |
3.3.2 温度引起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前药的组装行为 | 第58-60页 |
3.3.3 两种前药在不同温度下的紫外吸收 | 第60页 |
3.3.4 两种载药胶束的Zeta电位测定 | 第60-61页 |
3.3.5 溶血行为研究 | 第61页 |
3.3.6 两种载药胶束的药物负载位点的研究 | 第61-63页 |
3.3.7 两种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取行为研究 | 第63页 |
3.3.8 两种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 第63-66页 |
3.3.9 两种载药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第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