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家》的修辞性叙事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修辞性叙事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背景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 | 第16-21页 |
一、三维度人物观和四维度读者观 | 第16-18页 |
二、詹姆斯·费伦的进程与互动观 | 第18-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家》中的人物观与读者观 | 第22-41页 |
第一节 三维度人物观 | 第22-32页 |
一、白人的模仿性 | 第22-25页 |
二、弗兰克的主题性 | 第25-29页 |
三、洛特斯女人们的虚构性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四维度读者观 | 第32-39页 |
一、白人读者观 | 第32-34页 |
二、黑人读者观 | 第34-36页 |
三、白人女性读者观 | 第36-38页 |
四、黑人女性读者观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家》中叙事进程的动力 | 第41-60页 |
第一节 《家》中的不稳定性 | 第41-48页 |
一、弗兰克与社会之间的不稳定性 | 第42-44页 |
二、弗兰克内心的不稳定性 | 第44-46页 |
三、弗兰克与他人之间的不稳定性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家》中的紧张因素 | 第48-54页 |
一、弗兰克对丽诺尔的不理解 | 第48-50页 |
二、弗兰克和莉莉的悲剧爱情 | 第50-51页 |
三、“我”与《家》的互动 | 第51-54页 |
第三节 文本内外的对话 | 第54-59页 |
一、“救死扶伤”医生的丑恶嘴脸 | 第54-55页 |
二、弗兰克的异化 | 第55-57页 |
三、洛特斯天翻地覆的改变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