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探微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综述中医复方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2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9-17页 |
1.1 理论研究 | 第9-11页 |
1.2 实验研究 | 第11-14页 |
1.3 临床研究 | 第14-16页 |
1.4 名医经验研究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2.1 传统理论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2 数据挖掘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3 系统评价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4 网络方剂学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5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6 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7 谱效学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8 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9 随机个体化临床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10 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 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甘麦大枣汤探微 | 第24-56页 |
1 源流发展 | 第24页 |
2 主治病证 | 第24-26页 |
2.1 “心脏”说 | 第24-25页 |
2.2 “肺脏”说 | 第25页 |
2.3 “心肺”说 | 第25页 |
2.4 “心肾”说 | 第25页 |
2.5 “肝肺”说 | 第25页 |
2.6 “五脏”说 | 第25页 |
2.7 “子宫”说 | 第25-26页 |
3 组方分析 | 第26-27页 |
4 现代研究 | 第27-41页 |
4.1 药理研究 | 第27-30页 |
4.2 临床研究 | 第30-41页 |
5 名医经验 | 第41-56页 |
5.1 古代名医经验 | 第42-44页 |
5.2 现代名医经验拾遗 | 第44-49页 |
5.3 刘持年教授临床应用甘麦大枣汤经验 | 第49-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论文著作 | 第68-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