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可重构天线的发展和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多波束天线的发展和现状 | 第17-18页 |
1.2.3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微带天线阵列及SICL的基本理论 | 第21-34页 |
2.1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2.1.1 微带天线的结构和特点 | 第21页 |
2.1.2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 第21-23页 |
2.1.3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2 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2.2.1 阵列天线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2.2 可重构天线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2.3 低副瓣阵列天线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27-28页 |
2.3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的基本理论 | 第28-33页 |
2.3.1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设计方法 | 第29-31页 |
2.3.3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转接设计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Q波段可重构阵列天线设计 | 第34-46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基于PIN二极管馈电网络设计 | 第34-37页 |
3.2.1 PIN二极管开关 | 第34-35页 |
3.2.2 基于PIN二极管开关馈电网络设计 | 第35-37页 |
3.3 串联馈电天线设计 | 第37-40页 |
3.4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 | 第40-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多波束天线馈电网络设计 | 第46-60页 |
4.1 概述 | 第46页 |
4.2 Butler矩阵设计原理与方法 | 第46-53页 |
4.2.1 Butler矩阵原理介绍 | 第46-47页 |
4.2.2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3dB定向耦合器设计 | 第47-50页 |
4.2.3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交叉耦合器设计 | 第50-51页 |
4.2.4 基片集成同轴线(SICL)Butler矩阵设计 | 第51-53页 |
4.3 改进型SICL 4×8 Butler矩阵设计 | 第53-59页 |
4.3.1 SICL T形不等功率分配器设计 | 第55-58页 |
4.3.2 T形不等功率分配器组设计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低副瓣多波束阵列天线设计 | 第60-71页 |
5.1 概述 | 第60页 |
5.2 SICL缝隙阵列天线设计 | 第60-66页 |
5.2.1 SICL缝隙天线单元设计 | 第60-62页 |
5.2.2 SICL缝隙阵列天线设计 | 第62-65页 |
5.2.3 幅度加权的一维线阵设计 | 第65-66页 |
5.3 5×8 阵列多波束低副瓣天线设计 | 第66-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71页 |
6.2 下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