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IPv6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3-24页 |
·IPv6 的单播地址 | 第13-14页 |
·站点本地地址 | 第13页 |
·链路本地地址 | 第13-14页 |
·兼容地址 | 第14页 |
·IPv6 的多播地址 | 第14-15页 |
·ICMPv6 信息报文和差错报文 | 第15-17页 |
·IPv6 的扩展报头 | 第17-18页 |
·IPv6 的过渡机制 | 第18-22页 |
·双栈机制 | 第19页 |
·隧道机制 | 第19-22页 |
·SNMP 协议概述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活动实体发现技术 | 第24-37页 |
·IPv4 网络活动实体发现技术 | 第24-25页 |
·基于三层结构的站点本地活动实体发现技术 | 第25-27页 |
·链路本地活动实体发现技术 | 第27-33页 |
·基于多播方法活动实体发现 | 第27-28页 |
·基于邻居请求方法的活动实体发现 | 第28-32页 |
·链路本地活动实体发现算法 | 第32-33页 |
·站点本地活动路由器发现技术 | 第33-36页 |
·基于多播方法的活动路由器发现技术 | 第33页 |
·基于地址前缀猜测方法的活动路由器发现技术 | 第33-36页 |
·站点本地活动主机的发现思路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隐蔽通信的相关技术 | 第37-49页 |
·隐蔽通信相关概念 | 第37页 |
·IPv4 网络中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 第37-38页 |
·木马服务端植入协议栈环境分析 | 第38-39页 |
·服务端基于IPv6 协议栈下的隐蔽通信技术 | 第39-42页 |
·利用ISATAP 隧道通信的原理 | 第39-41页 |
·ISATAP 隧道的利用及隐蔽性分析 | 第41-42页 |
·服务端基于IPv4/IPv6 双协议栈下隐蔽通信技术 | 第42-48页 |
·混合隧道通信的原理 | 第43-45页 |
·混合隧道的利用 | 第45-46页 |
·通信的隐蔽性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IPv4/IPv6 双协议栈下木马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72页 |
·目标简介及设计方案 | 第49-50页 |
·木马平台的整体架构 | 第49-50页 |
·控制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页 |
·木马功能实现 | 第50-67页 |
·常用功能实现 | 第51-64页 |
·IPv6 网络下的扩展功能实现 | 第64-67页 |
·服务端和客户端利用隧道进行隐蔽通信的工作流程 | 第67-71页 |
·木马平台实现隐蔽通信的算法 | 第67-68页 |
·服务端的工作流程 | 第68-70页 |
·客户端的工作流程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测试验证 | 第72-82页 |
·测试背景 | 第72页 |
·测试目标 | 第72-73页 |
·测试环境1 | 第73-76页 |
·测试环境2 | 第76-79页 |
·测试环境3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82页 |
二、下一步工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