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特殊住宅论文

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设计研究--以A老年公寓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第16-19页
    2.1 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2 人口老龄化第16页
        2.1.3 老年公寓第16页
        2.1.4 弥补及弥补性景观第16-17页
    2.2 理论综述第17-18页
        2.2.1 环境心理学研究第17-18页
        2.2.2 环境艺术学研究第18页
        2.2.3 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第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老年人的行为模式及需求分析第19-25页
    3.1 老年人群体生理、心理研究第19-21页
        3.1.1 老年人群体的生理特点第19页
        3.1.2 老年人群体对周边环境的需要第19-20页
        3.1.3 老年人群体心理特点第20页
        3.1.4 针对老年人群体心理特征的环境要求第20-21页
    3.2 老年人群体环境行为活动研究第21-24页
        3.2.1 老年人群体的行为活动目的第21-22页
        3.2.2 老年人行为活动内容第22页
        3.2.3 老年人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第22-23页
        3.2.4 老年人群体行为活动的环境要求第23-24页
    3.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国内优质老年公寓景观现状调查第25-33页
    4.1 北京市优质老年公寓现状分析第25-28页
        4.1.1 北京市自然环境特点第25页
        4.1.2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情况第25页
        4.1.3 北京东方太阳城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第25-28页
    4.2 南京市优质老年公寓现状分析第28-30页
        4.2.1 南京市自然环境特点第28页
        4.2.2 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情况第28页
        4.2.3 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环境调查与分析第28-30页
    4.3 本章小结第30-33页
第五章 Y市A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环境实态调查及研究第33-59页
    5.1 Y市地域特点第33页
    5.2 Y市老年公寓现状第33-34页
        5.2.1 Y市老年人群体现状第33页
        5.2.2 Y市老年公寓发展现状第33-34页
    5.3 A老年公寓的老年人群体民意问卷调查分析第34-40页
        5.3.1 调查对象的确定第34页
        5.3.2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收回第34-35页
        5.3.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5-39页
        5.3.4 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第39-40页
    5.4 A老年公寓弥补性环境景观的实态调查分析第40-54页
        5.4.1 调查内容第40-41页
        5.4.2 A老年公寓分析第41-52页
        5.4.3 A老年公寓弥补性环境景观调查评估结果第52-54页
    5.5 A老年公寓与所选区域老年公寓弥补性环境景观对比分析第54-58页
        5.5.1 A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分析结果第54-55页
        5.5.2 市区与郊区对于弥补性环境景观设计上的不同影响第55-57页
        5.5.3 A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7页
        5.5.4 A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第57-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A老年公寓弥补性景观设计策略及方法第59-82页
    6.1 活动空间的弥补性景观设计第59-62页
        6.1.1 空间尺度第59-62页
        6.1.2 空间层次第62页
    6.2 园艺区域弥补性景观设计第62-64页
    6.3 坐息空间弥补性景观设计第64-66页
    6.4 入口区域弥补性景观设计第66-68页
    6.5 道路及步行空间弥补性景观设计第68-71页
    6.6 扶手的弥补性景观设计第71页
    6.7 色彩的弥补性设第71-72页
    6.8 台阶及斜坡的弥补性景观设计第72-75页
        6.8.1 台阶的高差变化第73页
        6.8.2 坡道的高差变化第73-75页
    6.9 公寓照明光线的弥补性景观设计第75-76页
    6.10 小游园的弥补性景观设计第76-81页
    6.11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结语第82-84页
    7.1 研究结论第82-83页
    7.2 研究创新点第83页
    7.3 有待深究的问题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科研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楼板开洞对非规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多高层错层结构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