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小麦矮缩病症状形成机制的初步解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2页
    1.1 小麦矮缩病毒的研究概况第12-14页
        1.1.1 小麦矮缩病的发生与危害第12-13页
        1.1.2 小麦矮缩病毒的分类地位第13页
        1.1.3 小麦矮缩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第13-14页
    1.2 植物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机制第14-18页
        1.2.1 病毒对植物激素代谢的影响第14-16页
        1.2.2 病毒对寄主植物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6-17页
        1.2.3 病毒来源的小RNA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第17-18页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病毒病害研究中的应用第18-21页
        1.3.1 在植物病毒鉴定中的应用第19页
        1.3.2 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3 在植物病毒致病性研究中的应用第20-21页
    1.4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小麦矮缩病毒侵染小麦后激素及光合作用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分析第22-3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1 材料第22页
        2.1.2 方法第22-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2.2.1 转录组中差异基因的提取及分类第24-29页
    2.3 总结与讨论第29-33页
        2.3.1 激素代谢相关基因分析第29-31页
        2.3.2 光合作用及叶绿体相关基因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激素代谢差异基因的同源克隆及互作验证第33-5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8页
        3.1.1 材料第33页
        3.1.2 方法第33-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51页
        3.2.1 小麦候选基因克隆第38-39页
        3.2.2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9-47页
        3.2.3 酵母双杂交互作验证第47-51页
    3.3 总结与讨论第51-52页
第四章 内根-贝壳杉烯合成酶的差异表达与植株矮化症状的相关性分析第52-5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2-55页
        4.1.1 材料第52页
        4.1.2 方法第52-55页
    4.2 结果及分析第55-57页
        4.2.1 小麦内根-贝壳杉烯合成酶(KSL3)的表达分析第55页
        4.2.2 小麦矮缩病毒侵染小麦后植株赤霉素含量变化第55-56页
        4.2.3 外源赤霉素(GA3)的施用第56-57页
    4.3 总结与讨论第57-58页
第五章 小麦矮缩病毒来源的SiRNA分析第58-6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8页
        5.1.1 材料第58页
        5.1.2 方法第5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5.2.1 vsiRNA的分布情况第58-59页
        5.2.2 vsiRNA的极性分布第59页
        5.2.3 vsiRNA 5’端碱基偏好性统计第59-61页
        5.2.4 vsiRNA在WDV各基因片段上的产生情况第61-62页
    5.3 总结与讨论第62-63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鳢肠乙醇提取物与Cry1Ca胁迫下甜菜夜蛾ABCC亚家族基因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主要叶类蔬菜新病害发现及常见真菌病害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