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基于燃—蒸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回收的供热系统集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综述第10-13页
        1.2.1 冷凝式换热技术第10-11页
        1.2.2 低温热网回水技术第11页
        1.2.3 吸收式热泵技术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烟气余热回收节能潜力分析第15-21页
    2.1 烟气成分第15-16页
    2.2 排烟露点温度第16-17页
    2.3 烟气余热回收量第17-19页
    2.4 天然气热效率第19-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燃-蒸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构建第21-28页
    3.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流程构建第21-22页
    3.2 新系统流程的构成第22-24页
        3.2.1 直接接触式换热装置第22-23页
        3.2.2 梯级加热流程各技术元素第23-24页
    3.3 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4-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热网水梯级加热流程的优化集成第28-43页
    4.1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第28-29页
    4.2 系统经济性分析第29-40页
        4.2.1 单位余热量投资成本mi第30-35页
        4.2.2 单位余热量运行成本mo第35-39页
        4.2.3 单位余热供热量成本mt第39-40页
    4.3 排烟温度TY3对系统供热能力和经济性的影响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第43-51页
    5.1 工程概况第43-44页
        5.1.1 电厂概况第43-44页
        5.1.2 热网概况第44页
    5.2 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设计方案第44-47页
    5.3 节能性分析第47-48页
    5.4 经济性分析第48-50页
        5.4.1 系统投资估算第48-49页
        5.4.2 系统经济分析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熙恒公司六合商业楼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BIM技术和氛围评价的施工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