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破产财产概述 | 第9-14页 |
| 一、破产财产的概念 | 第9-10页 |
| 二、破产财产的特征 | 第10-11页 |
| (一) 破产财产是财产或财产性权利 | 第10页 |
| (二) 破产财产属于破产人,受破产管理人的占有和支配 | 第10-11页 |
| (三) 破产财产是依法能够强制执行的财产 | 第11页 |
| (四) 破产财产是法律明文规定范围内的财产 | 第11页 |
| 三、破产财产的分类 | 第11-12页 |
| (一) 法定财产 | 第11-12页 |
| (二) 现有财产 | 第12页 |
| (三) 分配财产 | 第12页 |
| 四、我国破产立法的状况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破产财产的性质和归属 | 第14-19页 |
| 一、破产财产的法律性质 | 第14-16页 |
| (一) 客体说 | 第14-15页 |
| (二) 主体说 | 第15页 |
| (三) 我国破产财产的法律性质分析 | 第15-16页 |
| 二、破产财产的归属 | 第16-19页 |
| (一) 对清算组的法律地位的分析 | 第16-17页 |
| (二) 对债权人的法律地位分析 | 第17页 |
| (三) 对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分析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破产财产的构成范围(一) | 第19-27页 |
| 一、关于破产财产范围的立法原则 | 第19-23页 |
| (一) 固定主义与膨胀主义 | 第19-22页 |
| (二) 属地主义与普及主义 | 第22-23页 |
| 二、我国破产财产的法定构成范围 | 第23-27页 |
| (一) 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权人的全部财产 | 第24-25页 |
| (二) 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 | 第25-26页 |
| (三) 其他追加分配的财产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破产财产的构成范围(二) | 第27-35页 |
| 一、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的归属问题 | 第27-28页 |
| 二、破产企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归属 | 第28-30页 |
| 三、联营企业的破产财产 | 第30-31页 |
| 四、破产企业投资兴办的职工福利性财产 | 第31-33页 |
| 五、信托财产的归属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自然人破产财产制度 | 第35-40页 |
| 一、自然人的破产财产 | 第35-37页 |
| (一) 各国关于自然人破产能力的立法概况 | 第35-36页 |
| (二) 我国社会发展现状要求确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 第36-37页 |
| 二、自由财产制度 | 第37-40页 |
| (一) 自由财产制度的立法例 | 第37-39页 |
| (二) 我国自由财产制度的立法原则取向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