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树木抗旱性研究综述 | 第16-35页 |
·形态解剖结构研究 | 第16-18页 |
·水分生理研究 | 第18-21页 |
·渗透调节研究 | 第21-24页 |
·抗氧化保护研究 | 第24-26页 |
·光合作用研究 | 第26-31页 |
·内源激素研究 | 第31-32页 |
·干旱诱导蛋白研究 | 第32-34页 |
·生长分析研究 | 第34-35页 |
·本项研究特色 | 第35-37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37-48页 |
·研究目标 | 第3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7-39页 |
·6种旱生灌木PV曲线水分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37页 |
·6种旱生灌木重要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37页 |
·6种旱生灌木抗氧化保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37-38页 |
·6种旱生灌木光合光响应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38页 |
·6种旱生灌木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 | 第38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8-39页 |
·技术路线 | 第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9-41页 |
·柠条(毛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 第39-40页 |
·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 A.los.) | 第40页 |
·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 Turcz.) | 第40页 |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t Meg) | 第40-41页 |
·互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 | 第41页 |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 [Pursh] Nutt) | 第41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1页 |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第41-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试验设计 | 第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8页 |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测定 | 第42-43页 |
·PV曲线水分参数的测定 | 第43页 |
·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 | 第43-45页 |
·抗氧化保护系统的测定 | 第45-47页 |
·光合作用光响应的测定、计算及分析 | 第47-48页 |
第三章 6种旱生灌木PV曲线水分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48-57页 |
·干旱胁迫下渗透势Ψ_s~(sat)和Ψ_s~(tlp)的变化 | 第48-50页 |
·干旱胁迫下膨压为0时相对含水量和相对渗透水含量的变化 | 第50页 |
·干旱胁迫下束缚水含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干旱胁迫下组织细胞总体弹性模量的变化 | 第51页 |
·干旱胁迫下叶水势与膨压直线方程斜率(b)的变化 | 第51-52页 |
·干旱胁迫下6种旱生灌木保持膨压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52-54页 |
·讨论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干旱胁迫下6种旱生灌木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 | 第57-74页 |
·干旱胁迫下柠条渗透调节相关物质的响应 | 第58-6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59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59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 第59-60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K~+含量的变化 | 第60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干旱胁迫下沙木蓼渗透调节相关物质的响应 | 第61-63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6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6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 第61-62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K~+含量的变化 | 第62-63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3页 |
·干旱胁迫下杨柴渗透调节相关物质的响应 | 第63-66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63-64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64-65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 第65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K~+含量的变化 | 第65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5-66页 |
·干旱胁迫下花棒渗透调节相关物质的响应 | 第66-6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66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66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 第66-67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7-68页 |
·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渗透调节相关物质的响应 | 第68-70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6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6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 第6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K~+含量的变化 | 第68-69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69-7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0页 |
·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渗透调节相关物质的响应 | 第70-72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70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70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 第70-7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K~+含量的变化 | 第71-72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7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2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干旱胁迫下6种旱生灌木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74-103页 |
·干旱胁迫下柠条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75-8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75-76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76-7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柠条H_2O_2和MDA含量的变化 | 第78-7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9-81页 |
·干旱胁迫下沙木蓼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81-85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81-82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82-83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木蓼H_2O_2和MDA含量的变化 | 第83-8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84-85页 |
·干旱胁迫下杨柴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85-89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85-86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86-8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杨柴H_2O_2和MDA含量的变化 | 第8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88-89页 |
·干旱胁迫下花棒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89-93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89-9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91-92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花棒MDA含量的变化 | 第9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92-93页 |
·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93-96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93-94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94-95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H_2O_2和MDA含量的变化 | 第95-9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96页 |
·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的抗氧化保护响应 | 第96-101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96-98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98-99页 |
·不同土壤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H_2O_2和MDA含量的变化 | 第99-10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100-101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干旱胁迫下6种旱生灌木光响应的研究 | 第103-117页 |
·干旱胁迫下柠条的光响应研究 | 第104-106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柠条的光响应曲线 | 第104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柠条的光响应特征参数 | 第104-106页 |
·干旱胁迫下沙木蓼的光响应研究 | 第106-108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沙木蓼的光响应曲线 | 第106-107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沙木蓼的光响应特征参数 | 第107-108页 |
·干旱胁迫下杨柴的光响应研究 | 第108-109页 |
·不同土壤水分下杨柴的光响应曲线 | 第108页 |
·不同土壤水分下杨柴的光响应特征参数 | 第108-109页 |
·干旱胁迫下花棒的光响应研究 | 第109-110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花棒的光响应曲线 | 第109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花棒的光响应特征参数 | 第109-110页 |
·干旱胁迫下互叶醉鱼草的光响应研究 | 第110-112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互叶醉鱼草的光响应曲线 | 第110-111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互叶醉鱼草的光响应特征参数 | 第111-112页 |
·干旱胁迫下四翅滨藜的光响应研究 | 第112-113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四翅滨藜的光响应曲线 | 第112页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四翅滨藜的光响应特征参数 | 第112-11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13-117页 |
第七章 6种旱生灌木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 | 第117-123页 |
·6种旱生灌木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 | 第117页 |
·6种旱生灌木叶片旱性解剖结构指标的筛选 | 第117-121页 |
·六种灌木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 第121-12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122-12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3-129页 |
·结论 | 第123-128页 |
·6种旱生灌木PV曲线水分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123页 |
·6种旱生灌木重要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123-125页 |
·6种旱生灌木抗氧化保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125-127页 |
·6种旱生灌木光合光响应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127页 |
·6种旱生灌木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 | 第127-128页 |
·建议 | 第128-129页 |
·干旱胁迫下旱生灌木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 第128页 |
·干旱胁迫下旱生灌木叶绿体抗氧化保护的研究 | 第128页 |
·旱生灌木叶片超微结构的研究 | 第128页 |
·间歇性干旱胁迫对旱生灌木的影响 | 第128页 |
·旱生灌木对极端干旱胁迫的忍受能力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作者简介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