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6-2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2-2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6-60页 |
2.1 甲醇制烯烃反应催化剂 | 第26-30页 |
2.1.1 ZSM-5催化剂 | 第26-27页 |
2.1.2 SAPO-34催化剂 | 第27-30页 |
2.2 甲醇制烯烃反应工艺 | 第30-37页 |
2.2.1 UOP/Hydro MTO工艺 | 第30-31页 |
2.2.2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S-MTO工艺 | 第31页 |
2.2.3 清华大学FMTP工艺 | 第31-32页 |
2.2.4 Lurgi MTP工艺 | 第32-33页 |
2.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工艺 | 第33-37页 |
2.3 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 | 第37-47页 |
2.3.1 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 | 第38-40页 |
2.3.2 单事件动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2.3.3 集总动力学模型 | 第41-45页 |
2.3.4 烯烃转化反应动力学 | 第45-47页 |
2.4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失活行为 | 第47-53页 |
2.4.1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积碳物种 | 第48-51页 |
2.4.2 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 第51-53页 |
2.5 甲醇制烯烃反应器研究进展 | 第53-59页 |
2.5.1 MTO湍动流化床反应器 | 第53-55页 |
2.5.2 MTO多级反应器 | 第55-57页 |
2.5.3 Lurgi MTP固定床反应器 | 第57页 |
2.5.4 MTP流化床及移动床反应器 | 第57-59页 |
2.6 本文研究思路 | 第59-60页 |
第3章 微固定床MTO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60-80页 |
3.1 实验 | 第60-64页 |
3.1.1 催化剂表征 | 第60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3.1.3 扩散影响的排除 | 第62-64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64-70页 |
3.2.1 动力学数据 | 第64-66页 |
3.2.2 温度的影响 | 第66-70页 |
3.2.3 水含量影响 | 第70页 |
3.3 四集总反应动力学 | 第70-74页 |
3.3.1 反应级数计算 | 第70-71页 |
3.3.2 动力学模型 | 第71-74页 |
3.3.3 统计检验 | 第74页 |
3.4 六集总反应动力学 | 第74-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4章 微流化床MTO催化剂失活动力学研究 | 第80-104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81页 |
4.2 微流化床流动特性考察 | 第81-85页 |
4.2.1 最小流化速度测定 | 第81-83页 |
4.2.2 微流化床流型计算 | 第83-85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92页 |
4.3.1 MTO反应中的催化剂积碳行为 | 第85-88页 |
4.3.2 温度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 | 第88-90页 |
4.3.3 空速对失活的影响 | 第90-91页 |
4.3.4 含水量对失活的影响 | 第91-92页 |
4.4 MTO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 第92-102页 |
4.4.1 微固定床与微流化床实验数据比较 | 第92-95页 |
4.4.2 失活反应动力学 | 第95-102页 |
4.4.3 催化剂活性与积碳量的关系 | 第10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5章 SAPO-34催化剂积碳物种分析与再生过程研究 | 第104-116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104-105页 |
5.2 SAPO-34积碳物种研究 | 第105-110页 |
5.2.1 积碳物种的分布规律 | 第105-109页 |
5.2.2 积碳生成机理分析 | 第109-110页 |
5.3 SAPO-34积碳再生过程研究 | 第110-115页 |
5.3.1 动力学模型 | 第110-111页 |
5.3.2 不同积碳量催化剂分析结果 | 第111-113页 |
5.3.3 不同温度失活催化剂分析结果 | 第113-11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6章 ZSM-5催化剂上C_2-C_7烯烃转化动力学 | 第116-144页 |
6.1 实验方法 | 第116-117页 |
6.2 分压的选择 | 第117-122页 |
6.2.1 热力学分析 | 第117-118页 |
6.2.2 分压的影响 | 第118-122页 |
6.3 C_2-C_7烯烃单独进料动力学实验结果 | 第122-136页 |
6.3.1 扩散影响的排除 | 第122-123页 |
6.3.2 实验数据 | 第123-127页 |
6.3.3 空速的影响 | 第127-131页 |
6.3.4 温度的影响 | 第131-136页 |
6.4 C_2-C_7烯烃相互转化动力学模型 | 第136-142页 |
6.4.1 动力学模型 | 第136-139页 |
6.4.2 计算结果 | 第139-14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2-144页 |
第7章 MTO反应器模拟 | 第144-162页 |
7.1 反应器模型 | 第145-151页 |
7.1.1 催化剂颗粒模型 | 第147-149页 |
7.1.2 模型求解过程 | 第149-150页 |
7.1.3 中试反应装置模拟 | 第150-151页 |
7.2 湍动流化床模拟 | 第151-155页 |
7.2.1 催化剂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153页 |
7.2.2 操作气速的影响 | 第153-154页 |
7.2.3 温度的影响 | 第154-155页 |
7.3 多级串联流化床反应器模拟 | 第155-159页 |
7.3.1 二级气固并流 | 第155-156页 |
7.3.2 二级气固逆流 | 第156-158页 |
7.3.3 三级气固逆流 | 第158-15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59-162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2-166页 |
8.1 总结 | 第162-163页 |
8.2 展望 | 第163-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6页 |
作者简介 | 第176-178页 |
博士期间撰写论文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