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保障房现状及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实践 | 第12-19页 |
2.1 国内保障房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2.2 欧美发达国家保障房建设的主要做法 | 第13页 |
2.3 我国几种保障房形式及优缺点 | 第13-14页 |
2.4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融资及实践 | 第14-19页 |
第三章 BOT 模式在我国实践应用中的概述 | 第19-24页 |
3.1 BOT 模式的内涵及主要优势 | 第19-20页 |
3.2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 BOT 模式的应用 | 第20-24页 |
3.2.1 BOT 模式运用的雏形——深圳沙角 B 电厂项目 | 第20-22页 |
3.2.2 BOT 模式运用的典型——广西来宾电厂 B 厂 | 第22-24页 |
第四章 BOT 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43页 |
4.1 BOT 模式应用于公租房的政策及投资环境 | 第24-26页 |
4.1.1 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24-25页 |
4.1.2 有充足的社会资本 | 第25页 |
4.1.3 有大量可借鉴的案例 | 第25-26页 |
4.2 BOT 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风险评价 | 第26-36页 |
4.2.1 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4.2.2 风险的特征 | 第27-29页 |
4.2.3 风险的识别 | 第29-31页 |
4.2.4 风险评价模型的选择 | 第31-34页 |
4.2.5 风险的管理 | 第34-36页 |
4.3 BOT 模式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收益分析 | 第36-43页 |
4.3.1 项目动态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4.3.2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 第37-39页 |
4.3.3 特许经营期 Tt的计算模型 | 第39-43页 |
第五章 BOT 模式应用于公租房实例分析 | 第43-55页 |
5.1 项目简介 | 第43页 |
5.2 风险评价 | 第43-46页 |
5.3 财务评价 | 第46-55页 |
5.3.1 特许经营期的计算 | 第47-52页 |
5.3.2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 第52-54页 |
5.3.3 收益分析小结及建议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