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公共通道网络模型方法及最佳机械排烟量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概论第8-22页
    1.1 研究建筑物公共通道烟气流动性状的意义第8页
    1.2 研究建筑物公共通道烟气流动性状的方法第8-11页
        1.2.1 实尺寸实体实验研究第8-9页
        1.2.2 缩小比例模拟实验研究第9-10页
        1.2.3 计算机动态模拟研究第10-11页
    1.3 网络模型火灾烟流性状预测中的国内外动态第11-14页
    1.4 消防安全工程性能化设计第14-19页
        1.4.1 “处方式”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与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第14-17页
        1.4.2 国内外建立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的概况第17-18页
        1.4.3 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体系的发展途径第18-19页
    1.5 建筑物烟气流动性状预测软件简介第19-20页
    1.6 课题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建筑物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第22-40页
    2.1 烟气流动解析第22-29页
        2.1.1 房间质量平衡方程式第22-24页
        2.1.2 环路压力平衡关系式第24-25页
        2.1.3 开口质量流量和开口压差关系式第25-29页
    2.2 室温解析第29-34页
        2.2.1 房间热平衡方程式第29-33页
        2.2.2 室温解析第33-34页
    2.3 维护结构传热解析第34-37页
        2.3.1 基本计算公式第34-35页
        2.3.2 离散化方程式第35-37页
    2.4 烟气浓度和CO_2浓度求解第37-39页
        2.4.1 烟浓度计算第38页
        2.4.2 CO_2浓度求解第38-39页
    2.5 求解方法及求解步骤第39-40页
3 公共通道的网络模型方法第40-61页
    3.1 走廊型建筑物计算程序流程框图第40-42页
    3.2 计算实例一第42-54页
        3.2.1 走廊型建筑实体平面图第42-43页
        3.2.2 走廊型建筑网络换气树第43页
        3.2.3 火源条件第43-44页
        3.2.4 火灾发生时门窗烧毁及人员疏散情况条件第44页
        3.2.5 火灾进程中烟气在建筑物走廊中流动性状的预测第44-54页
    3.3 计算实例二与实验验证第54-61页
        3.3.1 实验建筑平面图第54-55页
        3.3.2 实验建筑网络换气树第55页
        3.3.3 实验的各项条件第55页
        3.3.4 建筑物走廊中烟气流动性状预测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第55-61页
4 建筑物最佳机械排烟量分析第61-76页
    4.1 现行《高规》对机械排烟量的规定第61页
    4.2 烟流预测软件的基本输入数据分析第61-67页
        4.2.1 火源设计第61-66页
        4.2.2 风压第66-67页
    4.3 算例比较分析第67-76页
        4.3.1 实体建筑物结构第67-68页
        4.3.2 火源条件第68-69页
        4.3.3 风压系数条件第69页
        4.3.4 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情况条件第69页
        4.3.5 开口情况第69-70页
        4.3.6 建筑物最佳机械排烟量分析第70-76页
5 结论和建议第76-78页
    5.1 结论第76页
    5.2 进一步完善的方向第76-78页
致 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制平衡式燃气热水器燃烧、热工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整数规划的供电系统检修计划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