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护
摘要 | 第1-8页 |
一、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法理学分析 | 第8-15页 |
(一)隐名股东的成因和特征 | 第8-10页 |
1、隐名股东的成因 | 第8-9页 |
2、隐名股东的特征 | 第9-10页 |
(二) 隐名股东的类型 | 第10-11页 |
1、“完全隐名股东和不完全的隐名股东” | 第11页 |
2、协议隐名股东和非协议隐名股东 | 第11页 |
(三) 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 | 第11-15页 |
1、股东资格应符合的标准 | 第11-12页 |
2、对股东资格认定引发的争议 | 第12-15页 |
二、隐名股东股东资格的认定 | 第15-22页 |
(一)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几种观点 | 第15-16页 |
1、肯定说 | 第15-16页 |
2、否定说 | 第16页 |
3、折中说 | 第16页 |
(二)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原则 | 第16-18页 |
1、契约自由原则 | 第17页 |
2、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则 | 第17-18页 |
(三) 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 | 第18-22页 |
1、隐名股东与显明股东发生纠纷时 | 第18-19页 |
2、隐名股东与公司发生纠纷时 | 第19-20页 |
3、隐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发生纠纷时 | 第20-22页 |
三、隐名股东的权利保护 | 第22-27页 |
(一) 现行法律的规定 | 第22-23页 |
1、《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二) 对隐名股东制度立法保护的讨论 | 第23-25页 |
1、关于立法确认隐名股东制度的两种不同观点 | 第23-25页 |
2、作者对立法确认隐名股东制度的观点 | 第25页 |
(三) 隐名股东权利保护的建议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