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道路绿化与路侧地带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提升方法研究--以六安市南屏路景观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城市道路绿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1.1.1 城市道路第11页
        1.1.2 城市道路绿地第11页
        1.1.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第11-12页
    1.2 城市道路景观分类第12-13页
        1.2.1 森林生态景观路第12-13页
        1.2.2 园林景观路第13页
        1.2.3 花园林荫道第13页
    1.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第13-14页
        1.3.1 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的静态要素第13-14页
        1.3.2 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要素第14页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16页
        1.4.1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页
        1.4.2 国内外理论研究第15-16页
    1.5 相关案例借鉴第16-19页
        1.5.1 强化节点绿地景观——波士顿翡翠项链第16-17页
        1.5.2 强化街道的生活场所精神——深圳市滨海大道第17页
        1.5.3 行道树的艺术——宾夕法尼亚大道第17-18页
        1.5.4 复兴历史街道的街景——芝加哥政府大街改造项目第18-19页
2 引言第19-23页
    2.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2.1.1 城市化水平的加速第19页
        2.1.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第19-20页
        2.1.3 精细化管理时代的到来第20页
        2.1.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第20页
    2.2 研究内容第20页
    2.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2.4 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其它领域的关系第21页
        2.4.1 城市道路景观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第21页
        2.4.2 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第21页
        2.4.3 城市道路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第21页
    2.5 研究方法第21-22页
        2.5.1 文献检索法第22页
        2.5.2 归纳法与演绎法第22页
        2.5.3 案例分析法第22页
    2.6 研究技术路线第22-23页
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分析第23-29页
    3.1 各类道路绿地景观不同设计方式第23-25页
        3.1.1 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第23页
        3.1.2 生活性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第23-24页
        3.1.3 风景区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第24页
        3.1.4 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设计第24-25页
        3.1.5 立交桥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第25页
    3.2 我国目前城市道路环境的发展现状第25-27页
        3.2.1 总体定位上与周边区域功能脱节第25页
        3.2.2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第25-26页
        3.2.3 道路景观缺乏可识别性第26-27页
        3.2.4 规划前瞻性差,后续发展不足第27页
    3.3 我国道路景观现状存在的原因第27-29页
        3.3.1 设计观念的不足第27-28页
        3.3.2 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功能性需求第28页
        3.3.3 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景观性需求第28页
        3.3.4 绿地系统的提出了新的生态性需求第28页
        3.3.5 人的使用需求及精神需求提升第28-29页
4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方法研究第29-39页
    4.1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原则的确立第29-31页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9-30页
        4.1.2 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第30页
        4.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30页
        4.1.4 生态性原则第30页
        4.1.5 保持整体性原则第30页
        4.1.6 个性原则第30-31页
    4.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的目标确定第31页
        4.2.1 强调设计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第31页
        4.2.2 强调道路与沿线环境的整体感第31页
    4.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的要素选择第31-36页
        4.3.1 城市道路行道树改造要素第31-32页
        4.3.2 道路交叉口节点改造要素第32-33页
        4.3.3 步行道改造要素第33-35页
        4.3.4 道路绿地植被改造要素第35页
        4.3.5 道路绿地小品改造要素第35-36页
        4.3.6 道路功能服务设施改造要素第36页
    4.4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的设计手法第36-39页
        4.4.1 串联功能网络,立体思维布局第37页
        4.4.2 加强生态特性,彰显文化内涵第37页
        4.4.3 链接周边土地,协调整体氛围第37-38页
        4.4.4 打造特色节点,整合绿地景观第38页
        4.4.5 提升植物造景,加强空间层次第38页
        4.4.6 健全服务设施,体现人文关怀第38页
        4.4.7 打造夜间景观,营造趣味道路第38-39页
5 改造实践案例——六安市南屏路景观带改造设计第39-65页
    5.1 项目背景第39页
    5.2 现状分析第39-41页
        5.2.1 周边环境新旧不一、性质多样第40-41页
        5.2.2 内部景观环境萧条、档次欠佳第41页
        5.2.3 植物绿化空间无序、缺乏活力第41页
    5.3 改造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第41-44页
        5.3.1 功能定位分析第41页
        5.3.2 思路解读第41-42页
        5.3.3 设计目标第42页
        5.3.4 改造原则第42页
        5.3.5 改造思路第42-44页
    5.4 重要节点改造设计第44-61页
        5.4.1 景观改造策略第44-45页
        5.4.2 整体改造设计第45-49页
        5.4.3 植物提升设计第49-53页
        5.4.4 道路小品设计第53-58页
        5.4.5 局部细节设计第58-61页
    5.5 施工效果展示第61-65页
6 结论与讨论第65-66页
    6.1 结论第65页
    6.2 讨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尾松无性系接种松材线虫前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美学视角下的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方法研究--以广德县杨滩乡九房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