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古代史籍论文

《左传》所见祭祀及相关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2-24页
第1章 天神祭祀第24-31页
    1.1 郊祭第24-27页
        1.1.1 牲成而卜郊第24-25页
        1.1.2 不郊而望第25-26页
        1.1.3 牺牲损伤而废郊第26-27页
        1.1.4 既耕而卜郊第27页
    1.2 雩祭第27-29页
    1.3 祭星辰第29-31页
第2章 地祇祭祀第31-41页
    2.1 社祀第31-35页
        2.1.1 社祀与军政第31-33页
        2.1.2 社祀与自然灾害第33-35页
    2.2 祭山川第35-37页
        2.2.1 山川祭祀与国家政治第35-36页
        2.2.2 山川祭祀与自然灾害第36-37页
    2.3 祭河流第37-41页
        2.3.1 祭河与盟誓第38页
        2.3.2 祭河与战争第38-41页
第3章 祖先祭祀第41-55页
    3.1 常规祭祀第42-47页
        3.1.1 禘祭第42-45页
        3.1.2 尝祭第45-46页
        3.1.3 烝祭第46页
        3.1.4 告朔第46-47页
    3.2 临事祭告第47-55页
        3.2.1 政治活动祭告祖先第47-51页
        3.2.2 军事活动祭告祖先第51-52页
        3.2.3 婚姻灾变祭告祖先第52-55页
第4章 《左传》祭祀所反映的几个问题第55-70页
    4.1 春秋时期对传统祭祀制度的继承第55-58页
        4.1.1 坚持“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原则第55-56页
        4.1.2 坚持“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原则第56-57页
        4.1.3 坚持祭祀礼仪规格的等级性第57-58页
    4.2 春秋时期祭祀制度的变化第58-64页
        4.2.1 祭祀有时成为政治军事斗争的一种手段第58-60页
        4.2.2 诸侯兼并导致祭祀权的转移第60-61页
        4.2.3 诸侯国擅自改变或增加祭祀对象第61-63页
        4.2.4 执政大臣对国家祭祀权的掌控第63-64页
    4.3 祭祀所反映的民神关系第64-70页
        4.3.1 “民为神主”观念的提出第64页
        4.3.2 重神的前提在于重民第64-66页
        4.3.3 反对用人做祭品第66-68页
        4.3.4 无神论思想的隐晦表现第68-70页
结语第70-72页
附表第7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5页
作者简介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对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功能及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下一篇:哈齐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