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根据 | 第7-9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9-13页 |
1.2.1 媒介融合与全媒体 | 第9-11页 |
1.2.2 全媒体对中国城市电视台的影响 | 第11-13页 |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城市电视台的生存危机与战略转型 | 第14-28页 |
2.1 城市电视台的困局与危机 | 第14-17页 |
2.1.1 角色与属性之困 | 第14页 |
2.1.2 节目内容与收视率之困 | 第14-15页 |
2.1.3 受众定位之困 | 第15-16页 |
2.1.4 多元传播格局之困 | 第16-17页 |
2.2 建立地域色彩鲜明的城市电视 | 第17-19页 |
2.3 建立多区域联合、多媒介融合的城市电视 | 第19-23页 |
2.3.1 建立多区域联合、多媒介融合的城市电视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2.3.2 多区域联合、多媒介融合的城市电视的实现方式 | 第21-23页 |
2.4 建立对农电视台或频道 | 第23-28页 |
2.4.1 当代农民在现代传播中的集体失语和被动传播现象 | 第23-26页 |
2.4.2 精准定位,建立“双赢”的对农电视 | 第26-28页 |
第3章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电视 | 第28-37页 |
3.1 公共电视、公益电视和电视的公共性的区别 | 第28-31页 |
3.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电视 | 第31-35页 |
3.3 中国公共电视的模式形态构想 | 第35-37页 |
第4章 建立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公共电视 | 第37-46页 |
4.1 建立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公共电视的可行性 | 第37-39页 |
4.2 区域性公共电视节目体系构建的借鉴与设想 | 第39-44页 |
4.3 区域性公共电视的资金来源 | 第44-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