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水稻(Oryza sativa L.)根际颗粒态有机质与重金属交互作用的机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根际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形态转化机制第15-21页
        1.1.1 根际环境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第15-17页
        1.1.2 植物根系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第17-19页
        1.1.3 根际重金属形态转化机制研究进展第19-21页
    1.2 土壤颗粒态有机质与重金属交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第21-27页
        1.2.1 颗粒态有机质的概念及分组技术第21-22页
        1.2.2 颗粒态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第22-23页
        1.2.3 颗粒态有机质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第23-27页
    1.3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7-31页
        1.3.1 立题依据第27-28页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8页
        1.3.3 研究内容第28-30页
        1.3.4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1-40页
    2.1 土壤样品采集及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31-32页
        2.1.1 土壤样品采集第31页
        2.1.2 土壤pH值测定第31页
        2.1.3 土壤总碳和总氮的含量测定第31页
        2.1.4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第31-32页
        2.1.5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第32页
    2.2 室内模拟实验处理第32-34页
        2.2.1 水稻土不同浓度重金属添加处理第32-33页
        2.2.2 水稻室内土培装置设计第33页
        2.2.3 水稻室内土培及采样第33-34页
    2.3 土壤颗粒态有机质的分离及表征第34-35页
        2.3.1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测定第34页
        2.3.2 土壤颗粒态有机质的分离第34页
        2.3.3 颗粒态有机质的形貌表征第34-35页
        2.3.4 颗粒态有机质的BET比表面积测定第35页
        2.3.5 颗粒态有机质的元素组成的测定第35页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5页
    2.4 水稻根际土壤与POM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第35-37页
        2.4.1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测定第35-36页
        2.4.2 土壤重金属浓度的测定第36页
        2.4.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学(XANES)分析第36-37页
    2.5 水稻根际土壤和POM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第37-38页
        2.5.1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和颗粒有机质对重金属的吸附热力学第37页
        2.5.2 离子强度和pH对土壤和颗粒有机质吸附重金属的影响第37页
        2.5.3 吸附模型的选择第37-38页
        2.5.4 土壤和颗粒有机质中重金属的解吸动力学及其模型拟合第38页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8-40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0-65页
    3.1 水稻根际颗粒态有机质的分离及表征第40-48页
        3.1.1 水稻扬花期根际土壤pH和有机质浓度第40-42页
        3.1.2 根际颗粒有机质的微观形貌及比表面积第42-44页
        3.1.3 根际颗粒有机质的微区元素分布和组成第44-48页
    3.2 水稻根际土壤与POM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第48-54页
        3.2.1 水稻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变化第48-50页
        3.2.2 水稻根际土壤和POM重金属浓度变化第50-51页
        3.2.3 根际土壤与POM中重金属的分子形态第51-54页
    3.3 水稻根际土壤和POM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第54-65页
        3.3.1 根际土壤和POM对重金属的吸附热力学第54-56页
        3.3.2 PH和离子强度对土壤与POM吸附重金属的影响第56-57页
        3.3.3 POM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57-59页
        3.3.4 根际土壤和POM铜锌的解吸动力学及模型拟合第59-65页
第四章 全文研究结果与展望第65-68页
    4.1 主要研究结论第65-66页
    4.2 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82页
作者简历第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良剂对稻田土壤中镉形态及有效性的影晌
下一篇:微藻对养猪废水氮磷的资源化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