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1.2.3 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 2 陕南地区概况 | 第23-41页 |
| 2.1 陕南地区地理位置 | 第23-25页 |
| 2.2 陕南地区气候条件 | 第25-29页 |
| 2.2.1 气候概述 | 第25-26页 |
| 2.2.2 气温 | 第26页 |
| 2.2.3 温度带与气候类型 | 第26-27页 |
| 2.2.4 降水量和干湿状况 | 第27-28页 |
| 2.2.5 气候分区和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 第28-29页 |
| 2.3 陕南地区地质条件 | 第29-30页 |
| 2.4 陕南地区水资源条件 | 第30-31页 |
| 2.5 陕南地区水文水质条件 | 第31-32页 |
| 2.6 陕南地区太阳能资源条件 | 第32-34页 |
| 2.7 陕南地区化石能源 | 第34-38页 |
| 2.7.1 煤炭资源 | 第34-35页 |
| 2.7.2 石油、天然气资源 | 第35-38页 |
| 2.8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38页 |
| 2.9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 3 陕南地区城镇采暖住宅的现状 | 第41-83页 |
| 3.1“城镇采暖住宅”概念的界定 | 第41页 |
| 3.2 陕南地区城镇采暖住宅调研方案 | 第41-42页 |
| 3.3 陕南夏热冬冷地区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的现状 | 第42-66页 |
| 3.3.1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的建筑现状 | 第43-46页 |
| 3.3.2 热水器、空调的安装使用情况 | 第46-50页 |
| 3.3.3 冬季采暖现状 | 第50-52页 |
| 3.3.4 围护结构的保温现状 | 第52-55页 |
| 3.3.5 案例分析 | 第55-58页 |
| 3.3.6 汉中市、安康市住宅围护结构设计应满足的节能指标 | 第58-60页 |
| 3.3.7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住宅冬季室内外热环境现状 | 第60-63页 |
| 3.3.8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63-65页 |
| 3.3.9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的节能设计策略 | 第65-66页 |
| 3.4 陕南寒冷地区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的现状 | 第66-82页 |
| 3.4.1 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的建筑现状 | 第67-69页 |
| 3.4.2 热水器、空调的安装使用情况 | 第69页 |
| 3.4.3 冬季采暖现状 | 第69-71页 |
| 3.4.4 围护结构的保温现状 | 第71-73页 |
| 3.4.5 案例分析 | 第73-77页 |
| 3.4.6 商洛市住宅围护结构设计应满足的节能指标 | 第77-78页 |
| 3.4.7 商洛市城镇住宅冬季室内外热环境特征分析 | 第78-81页 |
| 3.4.8 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81页 |
| 3.4.9 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的节能设计策略 | 第81-8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4 陕南地区城镇采暖住宅的规划节能设计研究 | 第83-97页 |
| 4.1 陕南地区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布局节能 | 第83-87页 |
| 4.2 陕南地区城镇采暖住宅的体形设计节能 | 第87-95页 |
| 4.2.1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的体形设计节能 | 第87-91页 |
| 4.2.2 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的体形设计节能 | 第91-9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5 陕南地区城镇采暖住宅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研究 | 第97-157页 |
| 5.1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外墙的节能设计研究 | 第97-148页 |
| 5.1.1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外墙保温材料的研究 | 第97-133页 |
| 5.1.2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外墙的保温构造形式研究 | 第133-148页 |
| 5.2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采暖住宅窗户的节能设计研究 | 第148-153页 |
| 5.3 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外墙的节能设计研究 | 第153-154页 |
| 5.4 商洛市城镇采暖住宅窗户的节能设计研究 | 第154-15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 6 陕南地区城镇住宅的采暖节能设计研究 | 第157-179页 |
| 6.1 汉中市、安康市城镇住宅的采暖节能设计研究 | 第157-167页 |
| 6.1.1 采暖方式与室内热环境 | 第157-165页 |
| 6.1.2 汉中市、安康市各种采暖方式的分析和比较 | 第165-167页 |
| 6.2 商洛市各种采暖方式的比较研究 | 第167-169页 |
| 6.3 水源热泵采暖系统在陕南地区的应用研究 | 第169-178页 |
| 6.3.1 水源热泵系统概述 | 第169页 |
| 6.3.2 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 第169页 |
| 6.3.3 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需具备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169-170页 |
| 6.3.4 水源热泵采暖系统在陕南地区的应用情况 | 第170-171页 |
| 6.3.5 水源热泵系统案例分析 | 第171-176页 |
| 6.3.6 陕南地区采用水源热泵采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176-178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78-179页 |
| 7 结论及展望 | 第179-183页 |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179-181页 |
| 7.2 创新性研究成果 | 第181页 |
| 7.3 后续研究内容展望 | 第181-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3-19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93-195页 |
| 附录 | 第195-211页 |
| 图表目录 | 第211-223页 |
| 致谢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