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并联管组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并联管组介绍 | 第14-16页 |
1.2.2 针对并联管组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2.3 针对并联管组的现有研究成果 | 第18-23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与求解设置 | 第24-34页 |
2.1 几何模型 | 第24-26页 |
2.2 网格划分 | 第26-29页 |
2.2.1 几何剖分 | 第26页 |
2.2.2 网格部分 | 第26-29页 |
2.3 计算模型设定 | 第29-33页 |
2.3.1 湍流模型选定 | 第29页 |
2.3.2 求解方法 | 第29-30页 |
2.3.3 控制方程离散格式 | 第30-31页 |
2.3.4 边界条件设定 | 第31-32页 |
2.3.5 近壁面处理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U型和Z型集管式换热器流动特性分析 | 第34-56页 |
3.1 换热器联箱压力分布 | 第34-36页 |
3.1.1 联箱内压力分布分析 | 第34-35页 |
3.1.2 联箱压力数值模拟分析 | 第35-36页 |
3.2 换热器流量分配 | 第36-39页 |
3.2.1 决定换热器流量分配均匀性的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3.2.2 U型和Z型换热器流量分配情况比较 | 第38-39页 |
3.3 换热器流动损失计算 | 第39-42页 |
3.3.1 换热器流动损失估算方法 | 第39-41页 |
3.3.2 流量分配不均匀对集管式换热器流动损失影响 | 第41-42页 |
3.4 联箱尺寸对换热器流动特性影响 | 第42-45页 |
3.4.1 分配联箱和汇流联箱尺寸相同的情况 | 第42-43页 |
3.4.2 分配联箱和汇流联箱尺寸不相同的情况 | 第43-44页 |
3.4.3 OARH值计算式 | 第44-45页 |
3.5 入口效应对流量分配的影响 | 第45-49页 |
3.5.1 Z型布置 | 第46-47页 |
3.5.2 U型布置 | 第47-48页 |
3.5.3 U型布置和Z型布置比较 | 第48-49页 |
3.6 其他因素对系统流量分配的影响 | 第49-53页 |
3.6.1 入口流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3.6.2 换热管数量的影响 | 第51页 |
3.6.3 换热管节距的影响 | 第51-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4章 中心型集管式换热器流动特性分析 | 第56-68页 |
4.1 中心型换热器主要流动特性 | 第56-57页 |
4.1.1 联箱压力分布 | 第56页 |
4.1.2 换热器流量分配和流动损失 | 第56-57页 |
4.2 分流三通流场研究 | 第57-61页 |
4.2.1 数值计算 | 第58-59页 |
4.2.2 流动可视化实验 | 第59-61页 |
4.3 中心节距对流量分配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联箱尺寸对换热器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4.4.1 分配联箱和汇流联箱尺寸相同的情况 | 第63-65页 |
4.4.2 分配联箱和汇流联箱尺寸匹配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集管式换热器流量分配不均对换热特性的影响 | 第68-76页 |
5.1 分析方法 | 第68-70页 |
5.1.1 流量分配的设定 | 第68-69页 |
5.1.2 建立单根管热平衡 | 第69-70页 |
5.1.3 确定换热器的热力参数 | 第70页 |
5.2 流量不均匀分配对换热影响分析 | 第70-74页 |
5.2.1 换热稳定性分析 | 第71-72页 |
5.2.2 换热管数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5.2.3 管外换热系数对于换热的影响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