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罗丹明类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8页
    1.1 概述第8页
    1.2 荧光分子探针概述第8-10页
        1.2.1 荧光的产生第8-9页
        1.2.2 荧光分子探针设计概念第9-10页
    1.3 荧光分子探针的作用机制第10-15页
        1.3.1 激基缔复合物第10-11页
        1.3.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11-12页
        1.3.3 分子内电荷转移第12-13页
        1.3.4 光致电子转移第13-14页
        1.3.5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第14-15页
    1.4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概述第15-27页
        1.4.1 罗丹明Hg~(2+)荧光探针第16-19页
        1.4.2 罗丹明Cu~(2+)荧光探针第19-22页
        1.4.3 罗丹明Fe3+荧光探针第22-24页
        1.4.4 罗丹明Zn~(2+)荧光探针第24-25页
        1.4.5 罗丹明类其他金属荧光探针第25-27页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和设计思路第27-28页
第二章 基于罗丹明与丹酰氯识别Hg~(2+)、Cu~(2+)的荧光探针第28-40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29页
        2.2.2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3 合成路线第31-32页
    2.4 讨论与结果第32-39页
        2.4.1 探针RD荧光性能研究第32-35页
        2.4.2 探针RD紫外性能研究第35-37页
        2.4.3 探针RD对Hg~(2+)的pH选择性的影响第37-38页
        2.4.4 探针RD对Hg~(2+)和Cu~(2+)识别抗干扰实验第38页
        2.4.5 探针RD对Hg~(2+)和Cu~(2+)的机理探究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基于罗丹明检测Pb~(2+),Hg~(2+)和Cd~(2+)的荧光探针第40-50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仪器和试剂第40-41页
    3.3 探针RL的合成与表征第41-42页
        3.3.1 探针RL的合成第41-42页
        3.3.2 探针 RL 的 X 射线晶体第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3.4.1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第42-43页
        3.4.2 探针RL对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第43-44页
        3.4.3 传感器RL检出限的测定第44-45页
        3.4.4 探针RL抗干扰性实验第45-46页
        3.4.5 探针RL可逆机制第46-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香豆素-罗丹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第50-5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仪器和试剂第50-51页
    4.3 探针RC的合成与表征第51-52页
        4.3.1 探针RC的合成第51-52页
        4.3.2 探针 RC 的 X 射线晶体第52页
    4.4 化合物RC的光谱性质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附图:化合物谱图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件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忧遁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一篇:海南黄芩和乐东黄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