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平山三峡光伏电站的优化设计与实际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引言第9页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第14-24页
    2.1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第14-16页
        2.1.1 光伏发电系统第14页
        2.1.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第14-16页
    2.2 光伏电站对并网系统的影响第16-20页
    2.3 光伏电站建模及稳定性第20-22页
    2.4 含光伏电站的配网继电保护方案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光伏电站建模研究第24-47页
    3.1 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第24-32页
        3.1.1 光伏电源的建模第24-27页
        3.1.2 最大功率跟踪第27-32页
    3.2 逆变器模型及控制策略第32-36页
        3.2.1 逆变器模型第32-34页
        3.2.2 PQ控制策略第34-35页
        3.2.3 基于下垂特性的V/f控制策略第35-36页
    3.3 滤波器设计第36-41页
        3.3.1 LCL型滤波器设计第37-38页
        3.3.2 LCL型滤波器的性能分析第38-41页
    3.4 并网光伏电站整体模型第41-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平山三峡 10MW光伏电站并网运行分析及优化方案第47-69页
    4.1 平山三峡光伏电站规划方案第47-54页
        4.1.1 平山山区太阳能资源第47-50页
        4.1.2 光伏电站整体规划方案第50-51页
        4.1.3 光伏电站系统接线图第51-54页
    4.2 平山三峡光伏电站邻近电网概况第54-55页
        4.2.1 电力系统现状第54-55页
        4.2.2 项目建设必要性第55页
    4.3 平山三峡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第55-63页
        4.3.1 项目周边概况第55-57页
        4.3.2 接入系统方案第57-58页
        4.3.3 潮流计算第58-62页
        4.3.4 短路电流计算第62-63页
        4.3.5 暂态稳定计算第63页
    4.4 平山三峡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第63-64页
        4.4.1 施工过渡方面第63页
        4.4.2 适应性方面第63-64页
        4.4.3 网损比较第64页
        4.4.4 投资估算比较第64页
        4.4.5 推荐方案第64页
    4.5 平山三峡光伏电站投运后运行数据第64-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69-71页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9页
    5.2 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家庄电网负荷智能批量控制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复合横担在特高压输电铁塔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