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高桩码头接岸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我国高桩码头常见的接岸结构型式 | 第10-14页 |
1.2.2 接岸结构中岸坡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接岸结构中挡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接岸结构与高桩码头共同作用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ABAQUS数值模拟分析及方法 | 第21-33页 |
2.1 共同作用分析有限元法 | 第21-25页 |
2.1.1 弹性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21-23页 |
2.1.2 弹塑性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23-25页 |
2.2 ABAQUS有限元软件程序概述 | 第25-26页 |
2.3 ABAQUS岸坡模型的模拟方法 | 第26-27页 |
2.4 ABAQUS接触面的模拟方法 | 第27-30页 |
2.4.1 接触对的定义 | 第28页 |
2.4.2 接触面上本构关系的定义 | 第28-30页 |
2.5 接岸结构破坏在ABAQUS仿真模拟中的实现 | 第30-32页 |
2.5.1 岸坡破坏的模拟 | 第30-31页 |
2.5.2 高挡墙破坏的模拟 | 第31-32页 |
2.6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岸坡失稳破坏对高桩码头整体安全性影响 | 第33-74页 |
3.1 模型依托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 | 第33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9页 |
3.2.1 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3.2.2 共同作用分析计算模型 | 第34-35页 |
3.2.3 共同作用分析有限元模型 | 第35-36页 |
3.2.4 有限元模型边界和接触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5 有限元模型初始地应力平衡 | 第37-38页 |
3.2.6 有限元模型荷载的施加 | 第38-39页 |
3.3 高挡墙和码头结构无直接相互作用 | 第39-58页 |
3.3.1 岸坡的安全系数 | 第39-42页 |
3.3.2 码头桩基应力变化 | 第42-49页 |
3.3.3 码头桩基位移变化 | 第49-52页 |
3.3.4 码头上部框架结构变化 | 第52-58页 |
3.4 高挡墙和码头结构有直接相互作用 | 第58-70页 |
3.4.1 岸坡的安全系数 | 第58-59页 |
3.4.2 码头桩基应力变化 | 第59-63页 |
3.4.3 码头桩基位移变化 | 第63-66页 |
3.4.4 码头上部框架结构变化 | 第66-70页 |
3.5 小结 | 第70-74页 |
第四章 高挡墙破坏对高桩码头整体安全性影响 | 第74-87页 |
4.1 高挡墙倾覆破坏的影响 | 第74-79页 |
4.1.1 高挡墙的尺寸 | 第74-75页 |
4.1.2 高挡墙的抗倾稳定性验算 | 第75-76页 |
4.1.3 高挡墙倾覆破坏对码头结构的影响 | 第76-79页 |
4.2 高挡墙滑移破坏的影响 | 第79-85页 |
4.2.1 高挡墙的尺寸 | 第80页 |
4.2.2 高挡墙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 第80-81页 |
4.2.3 高挡墙滑移破坏对码头结构的影响 | 第81-85页 |
4.3 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5.2 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