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物理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化学方法 | 第12-15页 |
1.2.3 生物方法 | 第15页 |
1.3 配合物 | 第15-18页 |
1.3.1 配合物的简介 | 第15-16页 |
1.3.2 配合物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1.3.3 配合物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配合物的光催化原理 | 第18页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两种Zn系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内容部分 | 第20-24页 |
2.2.1 药品试剂及使用仪器 | 第20页 |
2.2.2 表征方法 | 第20-21页 |
2.2.3 配合物1和 2 的合成 | 第21-23页 |
2.2.4 光催化性能实验 | 第23-24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24-31页 |
2.3.1 配合物1和 2 的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2.3.2 红外光谱和粉末XRD模拟 | 第26-27页 |
2.3.3 光能带隙 | 第27-28页 |
2.3.4 热重分析 | 第28-29页 |
2.3.5 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一种Zn系配合物光催化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33页 |
3.2.2 表征方法 | 第33-34页 |
3.2.3 配合物[Zn(1,4-chdc)(bpp)]·6H_2O(3)的合成 | 第34-36页 |
3.2.4 光催化实验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配合物3的结构 | 第36-38页 |
3.3.2 红外光谱 | 第38页 |
3.3.3 光能带隙 | 第38-39页 |
3.3.4 热重分析 | 第39-40页 |
3.3.5 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40-41页 |
3.3.6 反应机理探究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两种二维配合物对不同染料及混合染料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 第44-61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9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45页 |
4.2.2 配合物4和 5 的合成 | 第45-46页 |
4.2.3 表征方法 | 第46-48页 |
4.2.4 光催化实验 | 第48-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4.3.1 配合物4和 5 的结构 | 第49-52页 |
4.3.2 红外光谱分析和粉末XRD模拟 | 第52-54页 |
4.3.3 光能带隙 | 第54-55页 |
4.3.4 光催化活性探究 | 第55-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