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城市灰尘概述 | 第14-17页 |
1.2.1 城市灰尘概念 | 第14-15页 |
1.2.2 城市灰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3 城市灰尘中的重金属 | 第17-20页 |
1.3.1 重金属的定义 | 第17页 |
1.3.2 城市灰尘重金属污染来源 | 第17页 |
1.3.3 重金属污染特点和毒性危害 | 第17-19页 |
1.3.5 研究城市灰尘中重金属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 城市灰尘重金属污染评价概况 | 第20-23页 |
1.4.1 城市灰尘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与现状 | 第20-21页 |
1.4.2 环境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 第21-2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5-31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7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5页 |
2.1.2 气象气候 | 第25页 |
2.1.3 河流水文特征 | 第25-26页 |
2.1.4 资源概况 | 第26-27页 |
2.1.5 区域城市灰尘概述 | 第27页 |
2.2 采样点布设 | 第27-28页 |
2.3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8-29页 |
2.4 城市灰尘重金属的总量分析 | 第29-31页 |
2.4.1 分析所用仪器 | 第29-30页 |
2.4.2 分析所用试剂 | 第30页 |
2.4.3 分析项目 | 第30页 |
2.4.4 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第3章 先导区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风险评价与来源解析 | 第31-49页 |
3.1 先导区城市灰尘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 | 第31-33页 |
3.2 基于GIS技术的反距离权重插值图确定重点污染区域 | 第33-37页 |
3.2.1 重金属Cd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页 |
3.2.2 重金属Cr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3.2.3 重金属Zn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3.2.4 重金属As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3.2.5 重金属Hg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页 |
3.3 污染指数法确定重点污染因子 | 第37-40页 |
3.3.1 单因子指数法 | 第38页 |
3.3.2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 第38页 |
3.3.3 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 第38-40页 |
3.4 地累积评价确定重点污染因子 | 第40-42页 |
3.4.1 地累积指数法 | 第40-41页 |
3.4.2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 | 第41-42页 |
3.5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确定重点污染因子 | 第42-44页 |
3.5.1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42-43页 |
3.5.2 城市灰尘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和风险指数 | 第43-44页 |
3.6 先导区城市灰尘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 | 第44-48页 |
3.6.1 Pearson相关性分析初步辨识污染来源 | 第44-45页 |
3.6.2 主成分分析法辨识重金属污染来源 | 第45-48页 |
3.7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城市灰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参数不确定性量化降低研究 | 第49-60页 |
4.1 城市灰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第49页 |
4.2 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耦合模型的模拟值计算 | 第49-55页 |
4.2.1 三角模糊数的构造 | 第50-52页 |
4.2.2 随机模拟方法的构建 | 第52页 |
4.2.3 三角模糊数的随机模拟 | 第52-53页 |
4.2.4 基于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构建 | 第53页 |
4.2.5 先导区灰尘重金属模拟值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4.3 基于SS-TFN的城市灰尘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等级识别模型 | 第55-56页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4.5 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4.6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