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制备及其净水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生态混凝土概念 | 第10页 |
| 1.2 生态混凝土分类 | 第10-13页 |
| 1.2.1 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 | 第11-12页 |
| 1.2.2 生物相容性生态混凝土 | 第12-13页 |
| 1.3 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1.3.1 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3页 |
| 1.3.2 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2 试验原材料及性质 | 第16-19页 |
| 2.1 试验原材料选用要求 | 第16-17页 |
| 2.2 试验原材料性能 | 第17-19页 |
| 2.2.1 水泥 | 第17页 |
| 2.2.2 粗骨料 | 第17-18页 |
| 2.2.3 剩余污泥 | 第18页 |
| 2.2.4 外加剂 | 第18-19页 |
| 3 生态混凝土制备研究 | 第19-24页 |
| 3.1 概述 | 第19页 |
| 3.2 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 | 第19-22页 |
| 3.2.1 配合比设计参数 | 第19-20页 |
| 3.2.2 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 3.2.3 生态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 第21-22页 |
| 3.3 生态混凝土的搅拌、成型及养护 | 第22-23页 |
| 3.3.1 搅拌工序 | 第22页 |
| 3.3.2 成型及养护工艺 | 第22-2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4 生态混凝土生态安全性研究 | 第24-29页 |
| 4.1 概述 | 第24页 |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4-25页 |
| 4.2.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 4.2.2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 4.2.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24-25页 |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 4.3.1 掺加污泥对试块浸泡水体pH影响 | 第25-27页 |
| 4.3.2 空隙率对试块浸泡水体pH影响 | 第27-2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5 生态混凝土水质净化性能研究 | 第29-38页 |
| 5.1 概述 | 第29页 |
| 5.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 5.2.1 试验水质 | 第29-30页 |
| 5.2.2 试验装置 | 第30页 |
| 5.2.3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 5.2.4 水质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 5.3.1 空隙率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 第31-33页 |
| 5.3.2 剩余污泥掺加量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 第33-3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6 生态混凝土植生试验 | 第38-48页 |
| 6.1 概述 | 第38页 |
| 6.2 植生生长所需的条件 | 第38-40页 |
| 6.2.1 光照 | 第38页 |
| 6.2.2 空气 | 第38-39页 |
| 6.2.3 水分 | 第39页 |
| 6.2.4 营养成分 | 第39页 |
| 6.2.5 温度 | 第39-40页 |
| 6.2.6 酸碱度 | 第40页 |
| 6.3 植物的选择 | 第40-43页 |
| 6.3.1 植物选用原则 | 第40-41页 |
| 6.3.2 试验选用植物 | 第41页 |
| 6.3.3 植物种子发芽率检测 | 第41-42页 |
| 6.3.4 植物的耐淹性实验 | 第42-43页 |
| 6.5 植生试验 | 第43-47页 |
| 6.5.1 试验原材料 | 第43页 |
| 6.5.2 试验方法及养护管理 | 第43-44页 |
| 6.5.3 植生效果比较 | 第44-47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