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与来源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数控钻铣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外虚拟样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5-20页 |
1.3.1 虚拟样机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3.2 数控机床虚拟样机软件环境 | 第16-18页 |
1.3.3 引用虚拟样机技术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框架结构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2章 数控钻铣床总体结构设计及实体建模与装配研究 | 第23-33页 |
2.1 机床设计基本要求 | 第23-24页 |
2.2 ZXK5140B数控钻铣床整体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2.3 ZXK5140B主要部件结构和功能 | 第26-31页 |
2.3.1 ZXK5140B主轴箱各机构特点 | 第27-30页 |
2.3.1.1 ZXK5140B主轴箱进给机构特点 | 第27页 |
2.3.1.2 ZXK5140B主轴机构特点 | 第27-30页 |
2.3.2 ZXK5140B进给机构特点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数控钻铣床关键部件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33-49页 |
3.1 齿轮激振力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3.2 高速级齿轮传动动力仿真 | 第35-38页 |
3.2.1 接触力动力学仿真 | 第35-37页 |
3.2.2 各传动轴转速动力学仿真 | 第37-38页 |
3.3 高速级齿轮强度仿真 | 第38-41页 |
3.3.1 有限元法在齿轮分析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3.3.2 高速级齿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3.3.3 高速级齿轮静力学分析 | 第40-41页 |
3.4 ZXK5140B立柱的动态分析与优化 | 第41-48页 |
3.4.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41-44页 |
3.4.2 ZXK5140B立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3.4.3 ZXK5140B立柱的模态分析 | 第45-47页 |
3.4.4 ZXK5140B立柱结构改进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数控钻铣床钻削物理仿真研究 | 第49-61页 |
4.1 DEFORM软件概述 | 第49-51页 |
4.2 DEFORM软件模拟的关键技术 | 第51-52页 |
4.3 三维钻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4.3.1 钻削加工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4.3.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53-54页 |
4.3.3 仿真参数的设定 | 第54-55页 |
4.3.4 材料的去除过程 | 第55页 |
4.4 钻削仿真结果 | 第55-60页 |
4.4.1 切削力仿真分析 | 第55-56页 |
4.4.2 切削温度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4.4.3 不同参数下的钻削仿真比较 | 第57-60页 |
4.4.3.1 主轴转速对钻削加工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3.2 进给量对钻削加工的影响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数控钻铣床数控加工仿真研究 | 第61-73页 |
5.1 基于UGNX6数控加工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5.2 基于VERICUT软件数控钻铣床仿真模型的构建 | 第64-70页 |
5.2.1 数控钻铣床主要模型部件的导出 | 第64-65页 |
5.2.2 数控钻铣床模型的构建 | 第65-67页 |
5.2.3 数控钻铣床刀具库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2.4 数控钻铣床运动学模型参数的设定 | 第68-70页 |
5.3 数控钻铣床虚拟数控加工仿真的实现 | 第70-71页 |
5.3.1 数控钻铣床铣削加工功能仿真 | 第70-71页 |
5.3.2 数控钻铣床钻削加工功能仿真 | 第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建议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录1 铣削数控仿真加工NC程序 | 第81-89页 |
附录2 钻削数控仿真加工NC程序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