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轨道电路论文

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5页
    1.2 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9-22页
2 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可行性分析第22-40页
    2.1 无绝缘轨道电路和TCR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2-25页
        2.1.1 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2-24页
        2.1.2 车载TCR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4-25页
    2.2 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数据来源可行性分析第25-27页
    2.3 无绝缘轨道电路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的建模第27-36页
        2.3.1 传输线的传输等效模型第27-29页
        2.3.2 无绝缘轨道电路各组成部分建模第29-35页
        2.3.3 无绝缘轨道电路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建模第35-36页
    2.4 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的仿真验证第36-37页
    2.5 补偿电容故障对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影响分析第37-39页
        2.5.1 不同位置补偿电容故障对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影响分析第37-38页
        2.5.2 不同补偿电容故障模式对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影响分析第38-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总体方案设计第40-50页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40-41页
    3.2 实际列车运行数据预处理第41-43页
        3.2.1 列车运行速度对TCR感应电压幅值包络的影响分析第41-42页
        3.2.2 数据预处理算法与实现第42-43页
    3.3 补偿电容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第43-47页
        3.3.1 线性故障特征提取第43-45页
        3.3.2 角度故障特征提取第45-47页
    3.4 不同故障模式对故障特征的影响规律分析第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50页
4 基于符号有向图的补偿电容状态监测第50-56页
    4.1 符号有向图故障诊断基本原理第50页
    4.2 补偿电容状态特征符号有向图及其依赖矩阵的建立第50-51页
    4.3 补偿电容故障在线诊断第51-54页
        4.3.1 补偿电容断线在线诊断第51-52页
        4.3.2 补偿电容容值下降在线诊断第52-54页
    4.4 补偿电容状态监测结果分析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基于相空间重构KALMAN滤波的补偿电容状态预测第56-68页
    5.1 相空间重构与KALMAN滤波基本概念与理论第56-60页
        5.1.1 相空间重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56-57页
        5.1.2 相空间重构嵌入维数和延时时间的选取第57-58页
        5.1.3 Kalman滤波基本理论第58-60页
        5.1.4 相空间重构技术优化Kalman滤波算法第60页
    5.2 基于C-C算法相空间重构观测角度特征指标序列第60-63页
        5.2.1 C-C算法的基本理论第60-62页
        5.2.2 基于C-C算法的相空间重构观测角度特征指标序列第62-63页
    5.3 基于相空间重构KALMAN滤波的角度特征指标的预测第63-65页
        5.3.1 补偿电容状态预测系统方程第63-64页
        5.3.2 相空间重构Kalman滤波预测第64-65页
    5.4 补偿电容故障预测判定第65页
    5.5 补偿电容剩余寿命预测第65-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实现第68-78页
    6.1 特征提取敏感性验证第68-74页
        6.1.1 发送电平对特征提取敏感性分析第68-69页
        6.1.2 道砟电阻对特征提取敏感性分析第69-71页
        6.1.3 分路电阻对特征提取敏感性分析第71-72页
        6.1.4 噪声对特征提取敏感性分析第72-74页
    6.2 补偿电容状态监测结果分析第74-75页
    6.3 补偿电容状态预测及剩余寿命预测结果分析第75-77页
    6.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7.1 研究结论第78-79页
    7.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索引第84-8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9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检测定位与路径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战术数据链网络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