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污泥的定义及性质 | 第10-13页 |
1.2.1 污泥的定义与分类 | 第10-11页 |
1.2.2 污泥的特性 | 第11-13页 |
1.3 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1 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新思路 | 第15-16页 |
1.5 国内外污泥干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1 国外城市生活污泥干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2 国内城市生活污泥干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污泥重金属固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7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19-21页 |
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1-24页 |
2.1 实验原料及原料制备 | 第21-23页 |
2.1.1 实验原料及化学成分分析 | 第21页 |
2.1.2 原料制备 | 第21-22页 |
2.1.3 试剂制备 | 第22-23页 |
2.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3-24页 |
3 污泥的理化特性研究 | 第24-29页 |
3.1 污泥的含水率 | 第24页 |
3.2 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 | 第24-25页 |
3.3 污泥的工业和元素分析 | 第25-26页 |
3.3.1 污泥的工业分析 | 第25页 |
3.3.2 污泥的元素分析 | 第25-26页 |
3.4 污泥的矿物组成分析 | 第26页 |
3.5 污泥热分析 | 第26-27页 |
3.6 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27-2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污泥干化研究 | 第29-40页 |
4.1 污泥干化特性研究 | 第29-33页 |
4.1.1 温度对污泥干化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4.1.2 温度对污泥干化效果的影响 | 第30-32页 |
4.1.3 污泥量对污泥干化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 污泥干化动力学研究 | 第33-36页 |
4.3 污泥干化对热值的影响 | 第36-39页 |
4.3.1 干化温度对污泥固定碳和挥发份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2 干化温度对污泥热值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3 不同含水率对污泥热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污泥焚烧对水泥熟料的影响 | 第40-51页 |
5.1 污泥掺入对水泥配料的影响 | 第40-44页 |
5.1.1 污泥掺入对熟料率值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 第40-43页 |
5.1.2 污泥和飞灰混合物掺入对率值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 污泥对易烧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5.2.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第44页 |
5.2.2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5.3 污泥对矿物相的影响 | 第46-50页 |
5.3.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第46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污泥焚烧热量衡算 | 第51-66页 |
6.1 污泥焚烧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 | 第51-57页 |
6.1.1 焚烧系统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 | 第51-55页 |
6.1.2 加入不同质量污泥对分解炉热平衡的影响 | 第55-56页 |
6.1.3 加入不同含水率污泥对分解炉热平衡的影响 | 第56-57页 |
6.2 污泥和飞灰混合物的焚烧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 | 第57-65页 |
6.2.1 焚烧系统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 | 第57-61页 |
6.2.2 加入不同质量混合物对分解炉热平衡的影响 | 第61页 |
6.2.3 加人不同污泥含水率混合物对分解炉热平衡的影响 | 第61-6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7 污泥干化焚烧过程重金属迁移情况 | 第66-69页 |
7.1 污泥干化过程重金属释放特性研究 | 第66页 |
7.2 污泥焚烧过程重金属固化 | 第66-6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8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