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清代判决中的法律推理--以《徐公谳词》为样本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页
一、 法律推理的一般理论第10-17页
    (一) 法律推理的内涵第11-14页
        1. 法律推理的主体第11-12页
        2. 法律推理的界定第12-13页
        3. 法律推理的适用领域第13-14页
    (二) 法律推理在我国适用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第14-15页
    (三) 法律推理在我国古代司法中的应用第15-17页
        1. 我国古代存在法律推理之理论证成第16页
        2. 清代判决中法律推理的特殊性第16-17页
二、 清代法律推理的依据——法律渊源第17-26页
    (一) 正式法源第18-20页
        1. 制定性法源第18-19页
        2. 判例性法源第19-20页
    (二) 非正式性法源第20-24页
        1. 情与理第20-22页
        2. 习惯法第22-24页
    (三) 清代判决中选取法源的方法和原则第24-26页
        1. 案件性质决定法源的选取第24-25页
        2. 选取法源的主要原则第25-26页
三、 清代判决中的法律解释第26-33页
    (一) 中国古代的法律解释第27-28页
    (二) 依据法律文本的解释——文义解释第28-30页
        1. 字面解释第28-29页
        2. 限缩解释和扩张解释第29-30页
    (三) 援引的解释——当然解释第30-31页
    (四) 探究立法者意图的解释——目的解释第31-32页
    (五) 注重情理的解释——情理解释第32-33页
四、 清代判决中案件事实的推理方法第33-40页
    (一) 中国古代思维特点第34-35页
        1. 整体思维第34页
        2. 重经验轻逻辑第34-35页
        3. 事实认定方法的个体性、差异性第35页
    (二) 清代判决中的法律推理方法第35-36页
    (三) 提高法律推理可靠性的方法第36-38页
        1. 依类推理第37页
        2. 查明缘故第37页
        3. 合乎理法第37-38页
    (四) 案件事实推理和法律发现之间的承接关系第38-40页
五、 清代判决对我国当代司法的启示第40-43页
    (一) 对当代司法改革的启示第40-41页
    (二) 对当代裁判文书的启示第41-42页
    (三) 对法官队伍建设的启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第43-46页
        (一) 著作类第43-45页
        (二) 论文类第45-46页
    二、 外文类参考文献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善移植肺功能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儿童逻辑与逻辑育成--逻辑成长的人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