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泥过程减量的复合解偶联剂特性及对处理效能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3页
        1.1.1 国内污泥产量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1.1.2 污泥处理技术与处置方式第11-13页
    1.2 污泥过程减量技术简介第13-20页
        1.2.1 污泥过程减量的基本原理第13-15页
        1.2.2 污泥过程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解偶联剂降低污泥产量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第20页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 论文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来源第21-23页
        1.4.1 技术路线第21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3 论文的来源第22-23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34页
    2.1 试验装置第23-24页
        2.1.1 单因素实验装置第23页
        2.1.2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装置第23-24页
    2.2 试验材料第24-26页
        2.2.1 试验污泥第24-25页
        2.2.2 试验采用的解偶联剂第25页
        2.2.3 单因素实验及模拟废水指标第25-26页
        2.2.4 连续试验中的模拟废水第26页
    2.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2.4 试验方法第27-34页
        2.4.1 污泥培养方法第27页
        2.4.2 复合解偶联剂最佳浓度优化方法第27-28页
        2.4.3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第28页
        2.4.4 细胞溶解物质的提取方法第28-29页
        2.4.5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第29页
        2.4.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第29-30页
        2.4.7 试验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第30-34页
第3章 复合解偶联剂最佳浓度优化第34-44页
    3.1 TCS 与 TCP 抑制污泥生长的有效浓度第34-36页
        3.1.1 单因素实验确定 TCS 有效浓度第34-35页
        3.1.2 单因素实验确定 TCP 有效浓度第35-36页
    3.2 TCS 与 TCP 的毒理性研究第36-39页
        3.2.1 TCS 和 TCP 浓度对异养菌的抑制作用第36-37页
        3.2.2 TCS 和 TCP 浓度对自养菌的抑制作用第37-39页
    3.3 响应曲面法及中心合成设计分析第39-42页
        3.3.1 RSM 和中心合成设计第39页
        3.3.2 RSM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3.3.3 RSM 数学模型的方差分析第40-41页
        3.3.4 三维响应曲面图谱分析第41-42页
    3.4 复合解偶联剂的毒性分析第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复合解偶联剂对污水处理效能影响第44-62页
    4.1 复合解偶联剂最佳应用环境研究第44-48页
        4.1.1 温度对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第44-46页
        4.1.2 pH 对污泥减量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4.2 复合解偶联剂的污泥减量效果第48-50页
        4.2.1 污泥累计增长量第48-49页
        4.2.2 复合解偶联剂减量原理的推测第49-50页
    4.3 复合解偶联剂对污水处理效能影响第50-55页
        4.3.1 复合解偶联剂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50-52页
        4.3.2 复合解偶联剂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第52-54页
        4.3.3 复合解偶联剂对磷去除率的影响第54-55页
    4.4 复合解偶联剂对微生物产物影响第55-60页
        4.4.1 对出水中蛋白质和总糖的影响第55-57页
        4.4.2 对微生物溶胞作用的效果研究第57-58页
        4.4.3 SMP 的主要来源分析第58-60页
    4.5 反应器出水的官能团种类分析第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复合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影响研究第62-74页
    5.1 复合解偶联剂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第62-67页
        5.1.1 复合解偶联剂对 EPS 产量的影响第62-64页
        5.1.2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EPS 变化第64-65页
        5.1.3 活性污泥的粒径分析第65-66页
        5.1.4 EPS 的红外谱图分析第66-67页
    5.2 复合解偶联剂对沉降性的影响第67-70页
        5.2.1 反应器中污泥体积指数分析第67-68页
        5.2.2 复合解偶联剂对表面电性的影响第68-69页
        5.2.3 复合解偶联剂对亲疏水性的影响第69-70页
    5.3 复合解偶联剂对生物群落的影响第70-71页
    5.4 复合解偶联剂对污泥活性的影响第71页
    5.5 污泥元素分析第71-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构网络策略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LTE系统干扰协调技术研究与调度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