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氨基聚硅氧烷羧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聚硅氧烷的理化性质第14-16页
    1.2 聚硅氧烷的分类第16-17页
    1.3 胺基聚硅氧烷第17-22页
        1.3.1 氨基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第17-18页
        1.3.2 氨基聚硅氧烷的特征值第18页
        1.3.3 胺值第18-19页
        1.3.4 氨基聚硅氧烷的应用第19-20页
        1.3.5 氨基聚硅氧的改性第20-22页
    1.4 光化学反应原理第22-24页
        1.4.1 光聚合体系过程及特点第22-23页
        1.4.2 光聚合体系第23页
        1.4.3 光引发剂第23-24页
    1.5 课题的提出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方法第26-32页
    2.1 概述第26页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6-32页
        2.2.1 实验原料第26-27页
        2.2.2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3 实验方法第28-32页
第三章 氨基聚硅氧烷羧酸盐的制备第32-48页
    3.1 氨基聚硅氧烷氨基滴定第32页
    3.2 聚硅氧烷羧酸盐的制备第32-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3.3.1 红外分析第36-37页
        3.3.2 氢核磁分析第37-44页
    3.4 聚硅氧烷羧酸盐的热力学性质第44-48页
        3.4.1 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第44-45页
        3.4.2 热失重分析(TGA)第45-48页
第四章 体系流变学性质的研究第48-70页
    4.1 粘度性质第48-52页
        4.1.1 介绍粘度第48-50页
        4.1.3 氨基聚硅氧烷不饱和酸盐光照前后的粘度比较第50页
        4.1.4 不同酸含量的氨基聚硅氧烷乙酸盐与苯甲酸盐体系的比较第50-52页
    4.2 模量性质第52-61页
        4.2.1 模量介绍第52-53页
        4.2.2 氨基聚硅氧烷与单酸二酸改性后的盐的比较第53-58页
        4.2.3 氨基聚硅氧烷不饱和酸盐光照前后模量的比较第58-59页
        4.2.4 不同酸含量的氨基聚硅氧烷乙酸盐与苯甲酸盐体系的比较第59-61页
    4.3 附着力实验第61-62页
    4.4 原位光聚合与自由基光聚合比较第62-67页
    4.5 结论第67-68页
    4.6. 溶胀率实验第68-70页
        4.6.1 溶胀率第68页
        4.6.2 氨基聚硅氧烷的溶胀性质第68-69页
        4.6.3 结论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80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0-82页
附件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材料掺氮改性处理及担载型钴锰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下一篇:RAFT法合成阳离子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