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绿色建筑的应用案例调查与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1.2.1 绿色建筑理论 | 第11页 |
1.2.2 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 | 第11-12页 |
1.2.3 绿色建筑技术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保定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第16-24页 |
2.1 保定概况 | 第16-19页 |
2.1.1 基本情况 | 第16页 |
2.1.2 自然环境条件 | 第16-17页 |
2.1.3 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 | 第17-19页 |
2.2 保定市绿色建筑的应用现状 | 第19-22页 |
2.2.1 新建建筑节能现状 | 第19页 |
2.2.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第19页 |
2.2.3 可再生能源应用现状 | 第19-21页 |
2.2.4 绿色建材应用现状 | 第21页 |
2.2.5 建筑工业化现状 | 第21-22页 |
2.3 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现状 | 第22页 |
2.4 保定市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及能耗案例 | 第22-24页 |
3 保定市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 第24-27页 |
3.1 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3.1.1 宣传力度不够 | 第24页 |
3.1.2 扶持力度不够 | 第24页 |
3.1.3 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政策执行不到位 | 第24-25页 |
3.1.4 二次装修问题 | 第25页 |
3.1.5 关键技术的研发问题 | 第25页 |
3.2 应对措施 | 第25-27页 |
3.2.1 加强绿色建筑宣传与培训 | 第25-26页 |
3.2.2 完善保定地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 第26页 |
3.2.3 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出台政策激励措施 | 第26页 |
3.2.4 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研发 | 第26-27页 |
4 保定市绿色建筑案例调查与分析 | 第27-40页 |
4.1 项目介绍 | 第27-28页 |
4.2 围护结构节能 | 第28-30页 |
4.2.1 建筑保温与节能 | 第28页 |
4.2.2 绿化作用 | 第28-29页 |
4.2.3 屋面和外墙保温 | 第29-30页 |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第30-34页 |
4.3.1 建造多样性复层绿化及大型园林水景社区 | 第30-31页 |
4.3.2 中水回用系统 | 第31-33页 |
4.3.3 透水路面 | 第33-34页 |
4.4 暖通空调设计节能 | 第34-36页 |
4.4.1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 第34页 |
4.4.2 集中采暖系统其它节能措施 | 第34-35页 |
4.4.3 太阳能利用 | 第35-36页 |
4.5 节地利用 | 第36-37页 |
4.5.1 建筑选址技术 | 第36页 |
4.5.2 场地地形利用 | 第36-37页 |
4.5.3 建筑总体布局 | 第37页 |
4.6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37页 |
4.7 一体化设计全装修 | 第37-38页 |
4.8 智能化系统 | 第38-40页 |
5 案例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0-47页 |
5.1 分项经济分析 | 第40-43页 |
5.1.1 围护结构经济分析 | 第40-41页 |
5.1.2 节水经济分析 | 第41页 |
5.1.3 暖通空调经济分析 | 第41-42页 |
5.1.4 太阳能利用经济分析 | 第42-43页 |
5.2 总体经济分析 | 第43-47页 |
5.2.1 节能总成本计算 | 第43-45页 |
5.2.2 投资回收期计算 | 第45-47页 |
6 案例的标准评估 | 第47-51页 |
6.1 节能与能源利用 | 第48页 |
6.2 节地与室外环境 | 第48页 |
6.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第48-49页 |
6.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49页 |
6.5 室内环境质量 | 第49页 |
6.6 运营管理 | 第49-5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7.1 论文研究结论 | 第51页 |
7.2 前景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