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IC反应器流动特性及其废水处理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IC反应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1.1 IC反应器的构造 | 第11页 |
1.1.2 IC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1.3 IC反应器工艺特点 | 第12-13页 |
1.2 IC反应器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IC反应器的结构优化 | 第14-15页 |
1.4 厌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 | 第15-17页 |
1.4.1 厌氧颗粒污泥基本特征 | 第15页 |
1.4.2 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 第15-16页 |
1.4.3 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5 印染废水厌氧处理进展 | 第17-20页 |
1.5.1 印染废水的特点 | 第17-18页 |
1.5.2 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 | 第18-20页 |
1.6 CFD技术 | 第20-22页 |
1.6.1 CFD技术简介 | 第20页 |
1.6.2 CFD在水处理方向的应用现状 | 第20-22页 |
1.7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改进型IC反应器启动研究 | 第24-35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2.1.1 试验装置 | 第24-26页 |
2.1.2 试验用水 | 第26页 |
2.1.3 接种污泥 | 第26页 |
2.1.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26-27页 |
2.2 启动方案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3.1 COD去除率 | 第28-29页 |
2.3.2 出水VFA与pH | 第29-30页 |
2.3.3 MLSS与MLVSS变化 | 第30-31页 |
2.3.4 厌氧污泥微生物相观察 | 第31-33页 |
2.4 外循环的影响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改进型IC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 第35-45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1.1 试验装置 | 第35页 |
3.1.2 试验用水 | 第35页 |
3.1.3 接种污泥 | 第35页 |
3.1.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35-36页 |
3.2 废水处理方案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3.3.1 反应器运行情况 | 第36-37页 |
3.3.2 COD去除率 | 第37-38页 |
3.3.3 产气量 | 第38-40页 |
3.3.4 出水pH与VFA | 第40-41页 |
3.3.5 色度的去除 | 第41-42页 |
3.3.6 厌氧污泥微生物相观察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改进型IC反应器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 第45-56页 |
4.1 数学模型与研究方法 | 第45-50页 |
4.1.1 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4.1.2 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4.1.3 边界条件 | 第47页 |
4.1.4 收敛性分析 | 第47-48页 |
4.1.5 Eulerian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1.6 连续方程 | 第49页 |
4.1.7 动量方程 | 第49-50页 |
4.2 改进型IC反应器液-固两相模拟结果 | 第50-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闽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