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部件的多物理场耦合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气热耦合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高超声速条件下多物理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耦合数值算法 | 第22-29页 |
2.1 流场求解方法 | 第22-23页 |
2.1.1 流场控制方程与求解 | 第22-23页 |
2.1.2 流场动网格控制 | 第23页 |
2.2 结构动力学/热传导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结构动力学求解 | 第23-25页 |
2.2.2 结构热传导求解 | 第25页 |
2.3 耦合计算方法 | 第25-28页 |
2.3.1 耦合边界条件 | 第26页 |
2.3.2 时域耦合方法 | 第26-27页 |
2.3.3 空间耦合方法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耦合算法校核 | 第29-40页 |
3.1 流固耦合算法校核 | 第29-35页 |
3.1.1 算例描述 | 第29-30页 |
3.1.2 临界马赫数理论求解 | 第30-31页 |
3.1.3 临界马赫数数值求解 | 第31-35页 |
3.2 气热耦合算法校核 | 第35-39页 |
3.2.1 算例描述 | 第35页 |
3.2.2 计算模型与结果 | 第35-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单边膨胀喷管移动板流固耦合研究 | 第40-49页 |
4.1 耦合计算模型 | 第40-42页 |
4.1.1 流场计算模型 | 第40-41页 |
4.1.2 结构计算模型 | 第41-42页 |
4.2 数值计算准确性分析 | 第42-43页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4.3.1 板长 180mm时的动态响应 | 第43-46页 |
4.3.2 不同调节位置时的动态响应对比 | 第46-47页 |
4.3.3 移动板厚度对流固耦合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TBCC排气系统转级板流固耦合研究 | 第49-62页 |
5.1 耦合计算模型 | 第49-52页 |
5.1.1 流场计算模型 | 第49-51页 |
5.1.2 结构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5.2 数值计算准确性讨论 | 第52-54页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60页 |
5.3.1 稳态流场分析 | 第54页 |
5.3.2 流固耦合动态过程分析 | 第54-58页 |
5.3.3 流固耦合对排气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支杆钝头体结构气热耦合研究 | 第62-77页 |
6.1 耦合计算模型 | 第63-65页 |
6.1.1 几何模型 | 第63页 |
6.1.2 流场计算模型 | 第63-64页 |
6.1.3 结构计算模型 | 第64-65页 |
6.2 数值计算准确性分析 | 第65-66页 |
6.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75页 |
6.3.1 初始流场特征 | 第66-68页 |
6.3.2 气热耦合分析 | 第68-72页 |
6.3.3 减阻性能影响 | 第72-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7.1 结论 | 第77-78页 |
7.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