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创新视角下的三螺旋接口组织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7页 |
·创新与创新系统理论 | 第14-17页 |
·创新理论 | 第14-15页 |
·创新系统理论 | 第15-17页 |
·三螺旋创新模式 | 第17-22页 |
·三螺旋创新模式的提出与发展 | 第17-19页 |
·三螺旋创新模式的核心观点 | 第19-22页 |
·组织与组织创新理论 | 第22-24页 |
·组织理论 | 第22-23页 |
·组织创新理论 | 第23-24页 |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7页 |
3 THIO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27-32页 |
·THIO的形成动因 | 第27页 |
·THIO的创立方式 | 第27-29页 |
·THIO的动力机制 | 第29-30页 |
·THIO的功能特点 | 第30-32页 |
4 THIO的组织模型设计 | 第32-48页 |
·THIO的组织结构 | 第32-38页 |
·THIO组织结构的权变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不同组织结构的创新能力对比 | 第34-36页 |
·THIO的组织结构模型 | 第36-38页 |
·THIO的运行机制 | 第38-39页 |
·THIO的沟通机制 | 第39-43页 |
·THIO的管理机制 | 第40-41页 |
·THIO的文化机制 | 第41-42页 |
·THIO的沟通渠道机制 | 第42-43页 |
·THIO的知识结构 | 第43-48页 |
·THIO的知识类型及特点 | 第44-45页 |
·THIO的知识结构模型 | 第45-46页 |
·THIO的组织模型与其知识结构的匹配 | 第46-48页 |
5 案例实证——以大连光洋研究院为例 | 第48-56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概况 | 第48-49页 |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大连光洋研究院 | 第49-53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的成立过程 | 第49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的创新环境 | 第49-50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与三方的合作情况 | 第50-51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 第51-53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的内部运行情况 | 第53-56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 | 第53-55页 |
·大连光洋研究院的管理模式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