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1.2 煤中有机组成及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 煤加氢转化催化剂 | 第19-24页 |
1.4 实验内容 | 第24-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2.1 煤样处理和分析 | 第26页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6页 |
2.3 催化剂合成 | 第26-27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27-28页 |
2.5 实验步骤 | 第28-30页 |
2.6 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 催化剂的表征与活性 | 第32-42页 |
3.1 催化剂的选择 | 第32页 |
3.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2-37页 |
3.3 模型化合物催化加氢裂解反应优化 | 第37-40页 |
3.4 催化剂循环能力探究 | 第40-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4 东明褐煤的催化加氢转化 | 第42-58页 |
4.1 东明褐煤催化加氢转化条件优化 | 第42-43页 |
4.2 东明褐煤加氢产物的收率 | 第43-51页 |
4.3 东明褐煤加氢转化产物的电喷雾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分析 | 第51-52页 |
4.4 东明褐煤加氢转化产物的大气压化学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52-56页 |
4.5 不同离子源东明褐煤加氢转化产物分析结果比较 | 第56-57页 |
4.6 小结 | 第57-58页 |
5 东明褐煤的常温分级萃取 | 第58-66页 |
5.1 东明褐煤的常温分级萃取收率 | 第58-59页 |
5.2 东明褐煤萃取物的气质联用分析 | 第59-61页 |
5.3 东明褐煤萃取物的电喷雾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61-64页 |
5.4 东明褐煤萃取物的大气压化学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64页 |
5.5 小结 | 第64-66页 |
6 固体超强碱催化东明褐煤加氢转化机理研究 | 第66-70页 |
6.1 模型化合物裂解 | 第66-68页 |
6.2 东明褐煤催化加氢转化反应机理 | 第68-69页 |
6.3 小结 | 第69-70页 |
7 结论与创新点 | 第70-72页 |
7.1 结论 | 第70页 |
7.2 创新点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98页 |
作者简历 | 第98-10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