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1.1.1 立体图形的教育价值 | 第10-11页 |
1.1.2 新课程标准下的七年级立体图形教学 | 第11-12页 |
1.1.3 立体图形的教学现状 | 第12-13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1 关于立体几何学习障碍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研究 | 第14页 |
1.3 研究的意义与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思路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立体图形与立体图形学习障碍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立体图形 | 第17页 |
2.1.2 立体图形学习障碍 | 第17-18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 第18页 |
2.2.2 关于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3 七年级学生(12-14岁)的思维发展水平 | 第20-22页 |
3. 七年级学生立体图形学习障碍的调查与研究 | 第22-37页 |
3.1 调查设计 | 第22-23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22页 |
3.1.3 调查方法 | 第22-23页 |
3.1.4 调查工具的设计 | 第23页 |
3.2 调查实施 | 第23-24页 |
3.3 对学生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4-29页 |
3.4 对测试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9-34页 |
3.4.1 对客观题作答情况的分析 | 第29-32页 |
3.4.2 对主观题作答情况的分析 | 第32-34页 |
3.5 对教师问卷的分析 | 第34-35页 |
3.6 立体图形学习障碍的障碍类型与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3.6.1 障碍类型 | 第35页 |
3.6.2 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4. 教学对策探讨 | 第37-42页 |
4.1 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及其广泛运用 | 第37-38页 |
4.2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数学交流 | 第38-39页 |
4.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第39-40页 |
4.4 有意识地满足学生空间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 第40-42页 |
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2页 |
附录1 | 第45-46页 |
附录2 | 第46-51页 |
附录3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