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短波通信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1.2 短波通信设备发展现状 | 第16页 |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基于ARM的短波模拟设备的方案 | 第20-28页 |
2.1 短波模拟设备的设计需求 | 第20页 |
2.2 基于WinCE的多路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设计方案 | 第20-25页 |
2.2.1 基于WinCE的多路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简介 | 第21-22页 |
2.2.2 基于WinCE方案的不足与改进 | 第22-24页 |
2.2.3 新方案的引入 | 第24-25页 |
2.3 基于ARM裸机开发方案的分析 | 第25-26页 |
2.3.1 ARM CORTEX M3简介 | 第25页 |
2.3.2 基于ARM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基于ARM的短波模拟设备的总体设计及主要技术 | 第28-42页 |
3.1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硬件架构设计 | 第28-30页 |
3.2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软件结构设计 | 第30-35页 |
3.2.1 参数设置及初始化部分的设计 | 第31页 |
3.2.2 收发串口及指令交互部分的设计 | 第31-33页 |
3.2.3 信道控制部分的设计 | 第33-35页 |
3.3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软件实现主要技术 | 第35-40页 |
3.3.1 裸机开发 | 第35页 |
3.3.2 串口通信 | 第35-36页 |
3.3.3 网口通信 | 第36-37页 |
3.3.4 文件系统操作技术 | 第37-38页 |
3.3.5 基于ARM的过采样技术 | 第38-39页 |
3.3.6 基于ARM的SD卡音频播放技术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ARM的短波模拟设备软件实现 | 第42-55页 |
4.1 模拟软件整体工作流程 | 第42-48页 |
4.1.1 主循环工作流程 | 第43-44页 |
4.1.2 串口响应工作流程 | 第44-45页 |
4.1.3 网口响应工作流程 | 第45-46页 |
4.1.4 PTT响应工作流程 | 第46-48页 |
4.2 信道通断控制部分 | 第48-49页 |
4.3 音频加噪部分 | 第49-52页 |
4.3.1 信号幅度的采集 | 第49-51页 |
4.3.2 高斯白噪声的产生 | 第51-52页 |
4.4 短波综合模拟软件功能验证 | 第52-54页 |
4.4.1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信道通断的测试 | 第52-53页 |
4.4.2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噪声输出的测试 | 第53-54页 |
4.4.3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过采样的测试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