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言 | 第10-16页 |
第1章 西美尔对货币本质的探讨 | 第16-24页 |
1.1 交换是货币存在和获得其意义的前提条件 | 第16-18页 |
1.2 货币在客观实践层面的符号化 | 第18-21页 |
1.2.1 货币是否应具有内在价值 | 第18页 |
1.2.2 货币物质意义的下降和功能意义的上升 | 第18-19页 |
1.2.3 货币纯粹符号化特征的发展 | 第19-21页 |
1.3 货币在主观心理层面的目的化 | 第21-24页 |
1.3.1 货币是纯粹的工具和手段 | 第21页 |
1.3.2 货币在心理层面上由手段变为目的 | 第21-24页 |
第2章 货币经济影响下现代人的生存价值 | 第24-31页 |
2.1 货币扩大了人的个体自由 | 第24-29页 |
2.1.1 货币如何实现个体自由 | 第24-27页 |
2.1.2 西美尔对个体自由的理解 | 第27-28页 |
2.1.3 货币带给人的是一种“消极自由” | 第28-29页 |
2.2 货币对价值的僭越 | 第29-31页 |
2.2.1 货币遮蔽了物的价值 | 第29-30页 |
2.2.2 货币遮蔽了人的价值 | 第30-31页 |
第3章 货币经济影响下现代人的生活风格 | 第31-40页 |
3.1 理智对情感的胜利 | 第31-33页 |
3.2 客观文化的上升和主观文化的衰落 | 第33-36页 |
3.2.1 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分化 | 第33-34页 |
3.2.2 劳动分工是造成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分化的原因 | 第34-36页 |
3.3 货币与现代个体的内在心理体验 | 第36-40页 |
3.3.1 精于计算 | 第36-37页 |
3.3.2 犬儒主义 | 第37-38页 |
3.3.3 矜持保留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