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盆地东部坳陷下白垩统城子河—穆棱组石油地质特征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勘探程度与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15-16页 |
1.4 主要进展与认识 | 第16-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3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7页 |
2.2 盆地构造单元及构造特征 | 第17-19页 |
2.3 断裂构造特征 | 第19页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9-23页 |
2.4.1 盆地基底性质 | 第19-20页 |
2.4.2 勃利盆地中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 第20-22页 |
2.4.3 勃利盆地新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 第22-23页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 | 第23-38页 |
3.1 沉积相类型 | 第23-30页 |
3.1.1 (扇)三角洲相 | 第23-27页 |
3.1.2 湖泊相 | 第27-29页 |
3.1.3 水下扇相 | 第29-30页 |
3.2 单井相分析 | 第30-34页 |
3.2.1 勃参2井单井相分析 | 第30-31页 |
3.2.2 ZK4单井相分析 | 第31-34页 |
3.3 连井相分析 | 第34-35页 |
3.4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5-38页 |
3.4.1 城子河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5页 |
3.4.2 穆棱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5-38页 |
第4章 烃源岩特征 | 第38-49页 |
4.1 暗色泥岩发育特征 | 第38-40页 |
4.1.1 城子河组暗色泥岩发育特征 | 第38-39页 |
4.1.2 穆棱组暗色泥岩发育特征 | 第39-40页 |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46页 |
4.2.1 城子河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4页 |
4.2.2 穆棱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4-46页 |
4.3 烃源岩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第5章 储、盖层特征分析 | 第49-62页 |
5.1 储层分布特征 | 第49页 |
5.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49-53页 |
5.2.1 基本结构特征 | 第50页 |
5.2.2 碎屑成分特征 | 第50-51页 |
5.2.3 填隙物特征 | 第51-52页 |
5.2.4 岩石类型特征 | 第52-53页 |
5.3 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 第53-54页 |
5.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4-56页 |
5.4.1 城子河组储层物性特征 | 第55页 |
5.4.2 穆棱组储层物性特征 | 第55-56页 |
5.5 成岩作用 | 第56-58页 |
5.5.1 成岩作用类型 | 第56-57页 |
5.5.2 成岩阶段划分 | 第57-58页 |
5.6 盖层特征 | 第58-60页 |
5.6.1 盖层分布特征 | 第58-59页 |
5.6.2 盖层封闭性 | 第59-60页 |
5.7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