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8页
        1.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综述第12-15页
        1.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第15-17页
        1.2.3 巴塞尔协议Ⅲ对国内银行业流动性监管影响的综述第17-18页
        1.2.4 文献述评第18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研究创新第19-21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3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8页
        2.1.1 商业银行流动性第21页
        2.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第21-22页
        2.1.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第22-23页
        2.1.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衡量指标第23-28页
    2.2 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1 资产管理理论第28-29页
        2.2.2 负债管理理论第29-30页
        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第32-46页
    3.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第32-33页
    3.2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第33-40页
    3.3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第40-44页
        3.3.1 外部原因第41-42页
        3.3.2 内部原因第42-44页
    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46-57页
    4.1 研究假设第46-48页
        4.1.1 资产规模及结构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第46页
        4.1.2 资产质量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第46-47页
        4.1.3 资本质量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第47页
        4.1.4 盈利状况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第47页
        4.1.5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第47-48页
    4.2 研究设计第48-49页
        4.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第48页
        4.2.2 指标选择第48-49页
        4.2.3 模型的构建第49页
    4.3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第49-52页
    4.4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第52-55页
        4.4.1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第52-53页
        4.4.2 研究结论第53-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7-63页
    5.1 宏观层面第57-60页
        5.1.1 完善金融市场环境第57-58页
        5.1.2 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第58页
        5.1.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58-59页
        5.1.4 建立适合国内银行业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体系第59-60页
    5.2 微观角度第60-61页
        5.2.1 增强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第60页
        5.2.2 加快业务创新,拓展融资渠道第60-61页
        5.2.3 构建一整套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第61页
        5.2.4 成立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第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63-65页
    6.1 研究结论第63页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表主观量考察
下一篇:基于水资源配置的廊坊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