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7页 |
第一章 类型建构:美国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呈现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强势的主权国家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失衡的经济巨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畸形的社会侏儒 | 第22-25页 |
第四节 古老的文化强者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如何建构:美国涉华纪录片的叙事手法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叙事主题 | 第27-31页 |
一、关注多元社会问题 | 第27-29页 |
二、聚焦普通草根生活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叙事模式 | 第31-35页 |
一、故事化叙事 | 第32-33页 |
二、二元对立叙事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叙事画面语言 | 第35-39页 |
一、客观的长镜头 | 第35-37页 |
二、指意的蒙太奇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为何建构:美国纪录片中“中国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 第39-49页 |
第一节 中美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 | 第39-43页 |
一、硬权力背后的经济技术优势 | 第39-41页 |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定型化形象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传递与文化殖民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文化“他者”意识的影像映射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启示与出路: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形象”的建构 | 第49-58页 |
第一节 启示:透过美国纪录片审视自身 | 第49-52页 |
一、国内媒体传播策略的欠缺 | 第49-50页 |
二、理性面对媒介的形象误读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出路:构建独具魅力的“中国形象” | 第52-58页 |
一、明确定位中国国家形象 | 第53-54页 |
二、创建开放透明的采访环境 | 第54-56页 |
三、精心打造强势国际媒体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