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1 实验思路 | 第12-13页 |
1.2.2 考察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原油中盐和水的存在方式 | 第14页 |
2.2 无机盐的危害 | 第14-15页 |
2.2.1 管道腐蚀 | 第14-15页 |
2.2.2 管道堵塞 | 第15页 |
2.2.3 催化剂失活 | 第15页 |
2.3 原油脱盐脱水的方法 | 第15-21页 |
2.3.1 电脱盐法 | 第15-16页 |
2.3.2 过滤法 | 第16页 |
2.3.3 微波破乳法 | 第16-17页 |
2.3.4 超声波法 | 第17-18页 |
2.3.5 磁处理法 | 第18页 |
2.3.6 旋流分离法 | 第18-19页 |
2.3.7 膜分离法 | 第19-20页 |
2.3.8 溶剂萃取法 | 第20-21页 |
2.4 电脱盐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2.4.1 场强大小 | 第22页 |
2.4.2 温度 | 第22-23页 |
2.4.3 注水 | 第23页 |
2.4.4 破乳剂 | 第23-24页 |
2.4.5 原油种类及预处理 | 第24-25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3.1 实验试剂及装置 | 第25-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3.2.1 电脱盐 | 第26-27页 |
3.2.2 恒温静态沉降萃取 | 第27-28页 |
3.3 测试方法 | 第28-33页 |
3.3.1 盐含量测试 | 第28-30页 |
3.3.2 粘度测定 | 第30-31页 |
3.3.3 水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3.3.4 原油密度测定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乙二醇萃取的原油电脱盐 | 第33-42页 |
4.1 溶剂效应 | 第33-34页 |
4.2 电场强度对脱盐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4.3 温度对脱盐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4 停留时间对脱盐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 初始盐含量对脱盐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4.6 工艺的优化 | 第39-40页 |
4.6.1 先萃取再电脱盐 | 第39-40页 |
4.6.2 先电脱盐再萃取 | 第40页 |
4.7 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乙二醇萃取原油中盐份后乳化层的电场破乳研究 | 第42-53页 |
5.1 透光率的测定 | 第42-45页 |
5.1.1 波长的选定 | 第42-43页 |
5.1.2 不同电场下原油透光率的测定 | 第43-45页 |
5.2 流变性能的测定 | 第45-48页 |
5.2.1 粘度 | 第45-46页 |
5.2.2 剪切力 | 第46-48页 |
5.3 光学显微镜分析 | 第48-49页 |
5.4 红外光谱 | 第49-50页 |
5.5 电场脱盐的机理 | 第50-51页 |
5.6 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基于乙二醇萃取脱除原油中盐份的力学探讨及溶剂的回收 | 第53-64页 |
6.1 胜利原油的元素分析 | 第53页 |
6.2 乙二醇颗粒聚结力的探讨 | 第53-57页 |
6.2.1 场强为750 V/cm时的聚结力 | 第54-55页 |
6.2.2 场强为800 V/cm时的聚结力 | 第55页 |
6.2.3 场强为900 V/cm时的聚结力 | 第55-56页 |
6.2.4 场强为1000 V/cm时的聚结力 | 第56-57页 |
6.3 乙二醇的回收 | 第57-62页 |
6.3.1 温度灵敏度分析 | 第60-61页 |
6.3.2 压力灵敏度分析 | 第61-62页 |
6.4 小结 | 第62-6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7.2 不足和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