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1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的信息需求现状 | 第13-14页 |
2 信息需求的概念及信息支持对 ART 助孕患者的积极作用 | 第14页 |
3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信息支持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4 信息需求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一阶段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感知与体验 | 第18-28页 |
1 引言 | 第18-19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3 伦理学问题 | 第20页 |
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20-21页 |
2.4.1 资料整理 | 第20页 |
2.4.2 资料分析:现象学分析法 | 第20-21页 |
2.5 质性研究的信效度 | 第21-22页 |
2.5.1 可信性 | 第21页 |
2.5.2 可推广性 | 第21页 |
2.5.3 可靠性 | 第21页 |
2.5.4 可确认性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26页 |
3.1 疾病就诊信息需求 | 第23页 |
3.2 治疗指导信息需求 | 第23-24页 |
3.3 治疗进展信息需求 | 第24-25页 |
3.4 躯体功能信息需求 | 第25页 |
3.5 医护支持信息需求 | 第25页 |
3.6 社会心理信息需求 | 第25-26页 |
4 讨论 | 第26-27页 |
4.1 满足ART助孕患者健康信息需求 | 第26-27页 |
4.2 照顾ART助孕患者治疗体验 | 第27页 |
5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二阶段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健康信息需求量表的研制与评价 | 第28-48页 |
1 引言 | 第28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28-33页 |
2.1 备选条目池的形成 | 第28-29页 |
2.1.1 成立研究小组 | 第28-29页 |
2.1.2 量表条目池编制 | 第29页 |
2.2 条目的筛选 | 第29页 |
2.2.1 专家咨询 | 第29页 |
2.2.2 小规模预试验 | 第29页 |
2.2.3 量表计分方法 | 第29页 |
2.3 正式取样 | 第29-30页 |
2.3.1 研究样本量 | 第30页 |
2.3.2 研究工具 | 第30页 |
2.4 条目筛选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31-32页 |
2.5.1 施测人员构成 | 第31页 |
2.5.2 施测人员培训 | 第31页 |
2.5.3 施测前的准备及施测方法 | 第31-32页 |
2.5.4 量表编制流程图 | 第32页 |
2.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 | 第33-44页 |
3.1 专家咨询结果 | 第33-34页 |
3.2 样本的基本特征 | 第34-35页 |
3.3 条目统计学筛选结果 | 第35-36页 |
3.4 效度 | 第36-42页 |
3.4.1 专家内容效度 | 第36-37页 |
3.4.2 结构效度 | 第37-42页 |
3.5 信度 | 第42-44页 |
3.5.1 内部一致性信度 | 第42-43页 |
3.5.2 折半信度 | 第43页 |
3.5.3 重测信度 | 第43-44页 |
3.6 量表条目筛选及量表形成过程示意图 | 第44页 |
4 讨论 | 第44-47页 |
4.1 量表编制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4.2 量表编制的规范性 | 第45-46页 |
4.2.1 研究样本量的合适性 | 第45页 |
4.2.2 量表的形成过程 | 第45-46页 |
4.3 量表的可信性 | 第46页 |
4.4 量表的有效性 | 第46-47页 |
4.5 量表的实用性 | 第47页 |
5 结论 | 第47页 |
6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综述 | 第54-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